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古里镇悬崖村
- 地理位置
- 坐落在昭觉、美姑、雷波三县交界的美姑河畔,距昭觉县城72公里。村域21.92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
- 全村人口
- 355户1578人
- 脱贫人口
- 脱贫户194户942人
- 脱贫日期
- 2020年
- 人均收入
- 2021年脱贫户人均纯收入10400元
- 集体收入
- 2021年达207351元
- 基层组织
- 驻村工作人员4人
- 荣获奖项
- 全国脱贫攻坚考察点、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凉山州脱贫攻坚全域实景展示点、凉山州乡村振兴示范村
左图:2020年4月29日,悬崖村勒尔社,阿子日哈在自己的家 右图:2022年5月9日,四川凉山,72岁的阿子日哈在安置点的小区里散步。搬下山后,她和女儿某色阿都一家生活在一起。现在,她常说,出门有客车,夜里有路灯,社区有医院,这样的好日子,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
左图:2016年,处于美姑河大峡谷断坎岩肩斜台地的悬崖村 右图:2021年,悬崖村搬迁至县城易地扶贫安置点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的原阿土列尔村,位于海拔1400多米的悬崖之上。垂直于绝壁的藤梯曾是村民与外界相连的唯一通道,“悬崖村”也因此得名。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谈到了有关悬崖村的报道。总书记说道:“去年媒体报道了凉山州的悬崖村,看到村民和孩子们长年在悬崖上爬藤条,上山下山安全得不到保证,看了以后心情还是很沉重的,也很揪心。前不久又看到材料说当地已经建了新的铁梯,这样心里又感觉到松了一下。”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访昭觉县考察,关心问到悬崖村的情况,时任昭觉县委书记子克拉格向总书记呈递了一本摄影专辑《悬崖村之变》,总书记进行了翻阅。
“乡亲们都下来了吧?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下山住了吧?”2022年3月6日,习主席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再度关切询问悬崖村的情况。
“搬了一部分,留了一部分。村里发展起了旅游,日子越来越好。”来自四川省民政厅的益西达瓦委员展示了“悬崖村”今昔对比的两张照片——万丈陡壁上,曾经摇摇欲坠的藤梯已经换成直入云霄的钢梯。一些村民搬到山下的集中安置点,山上建起了民宿,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
2017年6月,州县两级筹资100万,当地群众投工投劳3万人次,在悬崖峭壁上建成2556级钢梯,用了6000多根钢管,加了扶手,更加安全,让上山的时间减少了1个小时。同时,群众出行和孩子们上学安全得到保障。同年扩建悬崖村小学,实现大寄宿制管理,孩子们周末不用回家。
钢梯建成后,还在村内实施安全饮水、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新建通信基站2座,实现水、电、网络全覆盖。
6年多时间过去了,曾让总书记揪心的悬崖村已发生巨变。2020年5月,悬崖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搬入昭觉县城附近的安置点,实现了村庄从藤梯到钢梯再到楼梯的巨变。它见证了伟大的脱贫攻坚,成了一个样板,一份历史遗存。凉山将其整体纳入脱贫攻坚实景博物馆,编号是003。
2020年5月12日,悬崖村84户贫困户搬入昭觉县城易地扶贫安置小区新房
2021年5月,当地又启动了“悬崖村文旅搬迁项目”,村里符合条件的非贫困户也陆续搬下山。
搬进县城,村民变居民。从2018年到2022年,悬崖村共实现安置农户291户1319人(脱贫户194户942人,一般农户97户377人),其中县城5个大型集中安置点社区安置262户1171人(脱贫户168户814人,一般农户94户357人),来洛村支尔莫集中安置点29户148人(脱贫户26户128人,一般农户3户20人),其余早年自发搬迁至西昌、德昌、绵阳、眉山等地的64户259人按照掉边掉角补助的政策安置。
悬崖村常住人口完成“应搬尽搬”,逐步实现“藤梯到钢梯”、“钢梯到楼梯”的历史变化,群众子女就学、县城就近就医、文化活动和生活需求等社会公共服务得到最大保障。
悬崖村的“90后”彝族小伙某色拉博,如今已在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安家,两个孩子在家对面的幼儿园上学。从2019年开始,昭觉县陆续在安置点搬迁群众较为集中的沐恩邸社区、南坪社区等5个社区修建了13所学校,包括5所社区幼儿园、4所小学、3所中学和1所特殊教育学校。
小孩在县城读书、老人在县城养老,悬崖村的年轻人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就近就业,还有的像某色拉博一样,重返悬崖村从事旅游服务和开发,过上了“山下生活、山上工作”的日子。
某色拉博是整个悬崖村爬山最快的人,从山顶到山脚,只要15分钟。于是,他有了“悬崖飞人”的称号 ,他靠着做直播,吸引外面的游客。
某色拉博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来悬崖村旅游,所以我现在的工作是做向导。现在都可以一年挣四五万块钱了。”
为了让生活在县城的妇女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当地还通过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提供公益性岗位等,推动社区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就近就业。
悬崖村村民海来里作面对媒体采访说道:“我在社区学了彝绣的技能,现在还带领社区的其他妇女一起绣彝绣。这样的话,我们又能照顾孩子,还能在家里挣钱。”
悬崖村靠山吃山,融合农旅,扩大油橄榄产业,目前已形成规模化种植油橄榄205亩;也提升了山脚脐橙品质,实现游客入园采摘体验和果农收入双赢。
做旅游、搞种植、做彝绣……如今的悬崖村产业兴旺、百姓生活幸福。悬崖村的变迁,是一个小村庄的大跨越,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印记。
未来昭觉县将继续走农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依托悬崖村-古里大峡谷景区这条主线,奋力在古里镇全域实现旅游振兴、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