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新堡村人均收入863元,到2022年人均收入达到14500元,数据变化振奋人心,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陈兴林不禁热泪盈眶。“从不愿离开故土,到现在扎根,对新家园有了满满的归属感,乡亲们的日子从一贫如洗到脱贫致富,再到富裕殷实,移民过来的这条路,真的是走对了!”
过去,新堡村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产业,农户种植业结构单一、土地产出效益低。现在,通过实施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文化体育、民俗教育和公共服务等硬件基础建设项目,新堡村在戈壁农业发展、光伏扶贫、厕所革命、全域无垃圾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创出了一条树样板、补短板、借势发展、整体提升的新路子,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通过试点村环境整治项目,全面进行改门、改院、改厕所,实现了前后院分离、人畜分离、厨卧分离,85%的农户修建了浴室,洗上了热水澡。依托“千村美丽”项目,村里村外绿树成荫、花草芬芳,道路宽敞平整,文化广场设施齐全,无线网实现全覆盖,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在我们村上,种植一座大棚每年就能收入1到2万元左右,日光温室是我们脱贫致富的敲门砖”。王小艳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她说,回想搬迁至广至藏族乡新堡村的这十五年,写满了艰辛,镌刻着奋斗。
王小艳的老家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属于山区。“虽说风景秀丽,但是作为我们庄稼人风景好没什么用,看老天爷的心情,雨水多了,收成就好一点,说实话,日子过得挺苦的。”
2008年,她和村民怀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告别故土,搬到新堡村。我们在这里植树造林、修建道路,改善生态环境,让耕地得到适应性改良。村民们从种植传统大田,到发展戈壁日光温室;从单一种植棉花,到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种植枸杞、大枣、各类瓜菜等特色农产品,致富的路子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