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谢林港镇清溪村 “山乡巨变”续新篇

村情概况

湖南省益阳市谢林港镇清溪村

地理位置
位于益阳市中心城区西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清溪村总面积3平方公里
全村人口
2406户7195人
脱贫人口
40户61人
脱贫日期
2016年贫困户全部脱贫
人均收入
2014年人均2300元(贫困户)、2022年人均2.2万元(脱贫户)
集体收入
2019年23万元、2023年预计超100万元
村年产值
2023年有望突破3300万元
基层组织
村干部11人,党员262人,下设5个党小组
荣获奖项
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中国幸福村、中国绿色村庄、中国美丽乡村、中国乡村红色遗产名村、中国特色村、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生态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湖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湖南省治理有效示范村、2016年-2020年湖南省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1955年,作家周立波从北京回到家乡湖南益阳清溪村,创作了以清溪村为原型的小说《山乡巨变》,反映了一场深刻的农村变革。他在书中写道:“我要经我手把清溪乡打扮起来,美化起来,使它变成一座美丽的花园……”

60多年过去, “美丽花园”从书中走进现实,文学与现代农业在这个山村完美融合,民宿、直播等全新业态应运而生。

住房

2023年
2008年

清溪村

2022年
2006年

左图:周立波故居旧貌;右图:周立波故居修缮一新

现在
过去

方言墙建成前后

“这些年来,清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谢林港镇党委委员欧阳鹏在当地工作多年,见证村里“山乡再巨变”的发展之路。

他回忆,2013年以前,清溪村环境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村民们习惯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时村子周边主要是发展竹凉席和生猪产业,从而导致地表水、地下水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空气质量和人居环境相对较差。

欧阳鹏在清溪村漫步(2022年4月24日摄)

2013年,清溪村开始全面整顿竹凉席和生猪产业。生猪退养、栏舍拆除,原来的猪舍被改造成花园、菜园和广场,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谢林港镇将过去分散的竹凉席加工点统一迁入北峰山竹工业园区,并改善工序,对生产环节进行环保提质改造。

通过一系列生态治理,清溪村的水变绿了,空气变好了,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村里不仅面貌焕然一新,还开发了观光、休闲、民宿等产业。

安居

清溪村俯拍全景

清溪大戏台

周立波长篇小说《山乡巨变》连环画长廊,成为了景区一道亮丽风景

青少年开展红色拓展教育

湖南益阳清溪村剧院

清溪画廊

百亩荷塘边的“立波·清溪书屋”

清溪村一景

乘着五月的暖风走进清溪村,干净整洁的道路,白墙青瓦的楼房,绿树环绕屋舍,“山乡巨变”主题绘画旁,成群游客徜徉其中,享受田园风光。

百亩荷塘边,建有“立波·清溪书屋”。它由村民卜雪斌的家改造而成,一楼是书店和会客厅,二楼住人。卜雪斌在外务工时就爱看书,一双儿女也有阅读的好习惯。2019年,看到游客络绎不绝涌入清溪村,他感受到故乡的巨大变化,决定回乡创业。如今,他从农民“变身”成书店老板,年收入超20万元,相较打工时翻了一番。

村民卜雪斌在“立波·清溪书屋”前

“招待全国各地的游客,和他们谈论《山乡巨变》和立波先生的故事,内心很充实。”卜雪斌说,清溪村有着浓厚的文学气息,许多游客都是奔着书本而来。

他说,这几年,高铁站修到村旁,柏油路通到家门,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先前在外打工的他就回村开了一间擂茶店。

“擂茶店收入不错,我也想再找点新路子,正巧碰上村里打造‘清溪书屋’。”卜雪斌笑言,没想到,自己一个普通农民也能开书屋成为“文化人”。书屋开业前,他把周立波的所有作品都仔细读了一遍。

乐业

周立波故居前游客如织(2022年3月8日摄)
清溪村周立波塑像
清溪村周立波故居内的周立波卧室书桌
读者在青溪村书屋读书

据了解,清溪村在得到授权后,从2022年4月开始将部分村民的房屋加以改造,推出了10间用作家名字或出版社名称命名的“清溪书屋”,王蒙、艾青、梁晓声等作家的作品都已入驻。每间书屋专门展示一位作家或一家出版社的作品与图书,并根据作家出生地、创作风格和作品特点进行设计装修,为读者提供沉浸式阅读空间。

据悉,2023年,刘慈欣、儿童书屋等11家清溪书屋的建设正有序推进。

“‘清溪书屋’一推出就大受欢迎。” 清溪村党总支书记蔡真介绍,很多游客慕名到书屋“打卡”,比如去年国庆节前,村里的民宿早在半个月前就被订完。今年五一期间,由于民宿进行装修升级,暂未对外开放,但每天依然有约1.5万名游客来村里参观旅游,整个五一长假期间,清溪村共接待游客约8万人。

“梁晓声·清溪书屋”专职管理员夏佩然介绍,今年五一期间书店共接待游客42690人次,其中不少人是梁晓声的资深书迷。书迷们会在书屋重温心中的经典,并把读后感钉在留言墙上,还会与夏佩然交流各自对书屋的感受和改进建议。

“文化兴村”的路子越走越宽。蔡真介绍,除很多民间团体和单位自发来清溪村组织读书会和文化沙龙外,村里也举办了“文约清溪”主题活动,以每个月一两次的频率邀请知名作家前来参与民俗体验,或开办书友见面会、新书发布会、现场签售会等。清溪村,正在成为作家与文学艺术爱好者的良好互动平台。

2023年2月14日,清溪村青年返乡创业者刘芳(右)给游客上手工陶瓷课
鸟瞰清溪里民宿
游人在湖南省益阳市谢林港镇清溪村游览(2022年3月8日摄)

创业基因在涌动,新生代们正在广袤的乡村大展拳脚。在“文学村庄”的巨大吸引力下,已有超过400人返乡创业,观光、餐饮、民宿、直播等多业态在清溪村应运而生,蓬勃发展。

“90后”青年邓旭东2019年从深圳返乡创业,目前他在清溪村有2个身份:一个是在家庭农场担任“鸡爸爸”,另一个是村里的党总支委员,同时他也是省人大代表。

“90后”返乡青年邓旭东

“农村的发展前景广阔,农业也不再是小说里描写的那样艰辛。”邓旭东对村里的年轻人如数家珍: 有返乡创业青年投入30万元打造了集采摘、餐饮、住宿等为一体的乡村体验项目;还有人春节返乡后看到家乡发展,决定投资开文创产品主题店;更有不少青年,过去在外运营民宿积攒了经验,如今提出申请,想回村创业……

孩子们在清溪村小河边玩耍

2018年,清溪村启动整村提质改造,对空间结构重新进行科学规划、整体开发,打造了连环画长廊、清溪荷塘、立波梨园等20多个景点,开发了精品民宿、清溪剧院、映山红花谷等旅游项目。

2022年,清溪景区初步形成多条较为完整的旅游服务产业链,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

农民在田里劳作
在清溪村北峰垸片区的高标准农田无人农场
在清溪村北峰垸片区,山青水绿河虾跳,白鹭翩跹入画来

在清溪村北峰垸片区,1000余亩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已经完成。益阳市一家农业开发公司将在这里开展智慧生态示范建设,打造一个全程机械化的“无人农场”。“利用现代化技术,无人智慧农场能实现‘坐在办公室种田’。”公司负责人王磊说。

与此同时,清溪村还与国联水产开展合作,建设小龙虾科研示范基地2100亩;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少军的指导下,1500亩稻鱼种养示范基地正在规划建设中。

清溪村的“山乡再巨变”是近年来湖南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全村脱贫人口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2300元增加到2022年的2.2万元。农村通村通组道路、饮水安全、危房改造、义务教育、基层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六个全覆盖”基本实现。

2022年11月,《湖南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印发,围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12项重点任务,着力到2025年,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明显加强。

1957年冬天,周立波为《山乡巨变》上卷写下结尾:“田野静静的,人们踏着路上的干雪,各自回到各自的家里,等待着开天,等待着春耕的开始,以便用自己的熟练的、勤快的双手,向自然,向黑土,取回丰饶的稻麦和果实。”

60多年后,当文学、旅游与现代化农业融合为一,清溪村又在见证“山乡巨变”续写新篇。

(本文链接在电脑网页端打开可阅读高清大图版)


百村安居图影像征集

总监制 高剑平 策划总监 史训锋 视觉统筹 赵冠群
责任编辑 薛晶 视觉设计 郁斐 技术开发 蔺涛 内容统筹 谭君
文字综合 新华社 益阳市委宣传部 益阳高新区管委会
图片来源 新华社 益阳市委宣传部 益阳高新区管委会 益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