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 满弓箭啸新“江村”

村情概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

地理位置
位于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东南部,土地总面积6750亩,下辖5个自然村
全村人口
741户2832人
人均收入
2015年2.4万元;2022年4.5万元
集体收入
2015年215万元;2022年495万元
村年产值
684万元
基层组织
村干部9人,党员150人,下设6个党支部
荣获奖项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江苏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等

费孝通

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的开弦弓村,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笔下的“江村”。

1936年,费孝通先生回到故乡江苏吴江,到访开弦弓村,开始他的乡村田野调查,并以此村为样本写下了社会学经典著作《江村经济》,“江村”学名也由此得来,开弦弓村也因为《江村经济》名扬中外。

《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1939年在英国出版,再版了20多次,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是社会学、人类学学生的必读书目之一。

1957年,费孝通在开弦弓村。

1986年,费孝通先生访问开弦弓村。

1987年,费孝通先生访问开弦弓村。

1987年,费孝通先生访问开弦弓村。

1996年,费孝通先生访问开弦弓村。

1996年,费孝通先生访问开弦弓村。

费孝通先生曾26次到访开弦弓村,最后一次去时,已经是92岁高龄。

在费孝通先生的书《吴江的昨天、今天、明天》中曾写道:“江村是我这一生学术道路上值得纪念的里程界标。从这里开始,我一直在这一方家乡的土地上吸收我生命的滋养,受用了一生......”

航拍开弦弓村

开弦弓村是费孝通先生长期社会调查的基地,是中外学者了解和研究中国农村的窗口,也是国外研究中国农村的首选样本。

住房

航拍开弦弓村村貌,从高空俯瞰,南村像弓,北村像箭。

费孝通先生曾26次访问的开弦弓村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太湖东南岸,南靠沪苏浙高速公路,东跨苏震桃一级公路,距离苏州市中心约50公里,傍依在一条弓弯的小清河两岸,从高空俯瞰,南村像弓,北村像箭,村名由此而来。

新貌
旧貌
2023年
1982年
现在
以前

江村CLUB改造前后

现在
以前

江村市集改造前后

作为中外学者了解和研究中国农村的窗口,开弦弓村在众多的目光聚焦下,它的变化肉眼可见。几十年有节制有规划的发展,开弦弓村演绎着中国农村的变迁史。

同时,开弦弓村积极推进美丽村庄建设,以环境引人、文化育人,将原本废旧的民房、学校改造成江村文化礼堂、江村小书斋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江村之治”。现在,村内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栽种着许多花卉,整个村子非常洁净,让费孝通先生笔下的“美美江村”展现现实图景。

两岸水清河畅,白墙黛瓦,开弦弓村的村落布局依然保留着村庄的原始风貌,留存着朴素的江南风情,拥有一派惬意的田园风光,但也不失现代化,已成为了江南乡村的一个缩影。

安居乐业

开弦弓村,小清河穿村而过。

江村文化园内景

小桥、流水、人家,就是对江南水乡民居最好的注解。

村内环境洁净,民居临河而枕。

苏州一直是江南水乡的代表,“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位于苏州吴江地区的开弦弓村也抢抓环长漾新时代鱼米之乡“最江南”样板区建设机遇,走出一条有颜值、有乡愁、有产业、有活力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中国江村景观

每家每户院子里都栽种着花卉

开弦弓村

江村文化礼堂

工作人员在江村小书斋整理少儿读物

篮球场

乡贤议事会

江村市集

红领巾讲解员在给同学们讲述费孝通先生光辉的一生

完善的乡村治理体系与淳朴的乡风民风是村民得以安居、乐居的两大法宝。开弦弓村以理念共识、多元共治、对话共商、协同共建、全民共享为导向,织密织牢党员服务群众的大网,建立“乡贤议事会”,调解矛盾纠纷;探索运用数字化治理模式,将积分指标与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等工作相结合,凝聚起全体村民推动村庄发展的向心力。

同时,开弦弓村组建“江村红领巾讲解员”“江村村民讲解团”等志愿队伍,链接高校资源,持续开展“理响”江村沉浸式理论宣讲样板课堂、“江村娃娃爱江村”未成年人教育等文明实践活动,通过美丽庭院、新时代文明实践户等评选引导村民在比学赶超中形成“弘扬最美、学习最美、争当最美”的农村新风尚,不断提高乡风文明程度。

乐业

江村文化园
山水桑田
江村1936·南园

开弦弓村以费老学术思想为指导,以延续传统文脉为己任,围绕“研学旅行、美美江村”主题,打造江村文化园,江村1936·南园、北园、山水桑田等项目,探索出一条具有研学文化特色的江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

航拍开弦弓村,河渠纵横,水土资源丰富。

以农为基。

农桑文化,江南风貌。开弦弓村湖泊星罗棋布、河渠纵横,水土资源丰富,这也为当地提供了宝贵的农业基础。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的农渔综合种养模式和桑蚕丝绸文化产业曾是开弦弓村的第一产业。

江村1936·北园
江村1936·南园全景
江村1936·南园秋收

近年来,开弦弓村积极抢抓乡村振兴发展的机遇,采用“合作社+大户+专家”模式,在江村1936·北园种植水稻300余亩,培育优质大米,打造小型精品园区。标准化改造池塘1400余亩,塘养殖螃蟹等水产,每亩产量达300斤。村民种植梨树、橘子等水果,打造约25亩的生态果园。2023年,开弦弓村种植毛豆26亩,为七都特产“熏豆茶”提供了优质熏豆来源。

同时,开弦弓村坚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打造“江村大米”及“江村丰物”系列品牌,探索品牌农业的强村富民路径。

4月19日,读者在江村文化礼堂阅读书籍。
沉浸式冬训样板课堂
小学生们在江村礼堂前合影
新书分享会

以文为魂。

开弦弓村与60余家高校机构合作,先后挂牌调研实践基地40余个。开展了“长三角社会学论坛”“中国式现代化——纪念费孝通先生《小城镇 大问题》发表40周年研讨会”等学术会议,相继举办了“苏州市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振兴江村行”“2023江村发展大会”等活动, “江村文化”品牌效应被持续放大,“社会学圣地”美誉度显著提升。

游客们接近大自然,享受亲子时光。
游客在园区露营游玩
南园游客
园区内的游客

以“旅”为媒。

开弦弓村中约340亩的江村1936·南园供游人采摘,园区可供开展露营、烧烤、研学等活动,农业科技科普与休闲娱乐相互融合,2023年国庆节当天游园人次达9260人次。

占地约500亩的江村1936·山水桑田是开弦弓村农文旅综合性体验消费的又一新场景,园内设有百桑园、多功能草坪、森林营地等景点,蚕桑文化科普区、塘浦圩田展示区等区域,市民可以在这里感受农耕文明,尽享自然之趣。

嘉年华
江村CLUB

目前,由旧厂房改造的“江村1936·嘉年华”餐厅已建成开放,江村Club、种豆得豆等多家业态建成运营,亲子教育、研学农耕、休闲旅游等业态不断丰富,村级农文旅融合的动能持续激发。

小清河平台,江村如画、美美七都。

未来,开弦弓村将围绕“一心、一廊、三村、四园”布局,通过开弦弓村综合提升项目推进,建设形成以江村文化园为核心,多种业态配套布局的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江村样板,将“美美江村”愿景落地落实。

(本文链接在电脑网页端打开可阅读高清大图版)


百村安居图影像征集

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 澎湃新闻
总监制 高剑平 策划总监 史训锋 视觉统筹 赵冠群
责任编辑 佳慧 视觉设计 郁斐 技术开发 蔺涛
图片新华社 苏州发布 苏州吴江发布 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