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大多姓何。2017年,家住何家岩村上寨的何刚选择结束打工生活,回到家乡,做起了民宿。“陪孩子的时间变多了,关键是,现在的收入是打工时的2倍多。”何刚说。他经营的三层楼民宿由自家老屋改建而成,房间整洁,设施齐全,由“共富乡村”合作社负责包装,自己负责经营,最终所得收入通过一定比例分成给农户、合作社以及乡村集体组织,合作社的收入用于继续扩大经营业态,集体组织则会进行年终分红。
村民何先生在自己家改造的民宿二楼过道上
好几年前,在何家岩村上寨住一晚要40元,但条件极差。现在的住宿费从100至几百不等。房屋修缮使游客得到了住宿上的便利,而道路治理也让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以前都是土路,鸡鸭乱跑,走路会滑倒,车都上不来,现在乡村振兴了,路上铺了石板,走路不会沾泥,游客也越来越多。”何刚说。
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缓解了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而在外务工人员和无耕地能力的村民的土地便由“共富乡村”合作社出面协商,承包经营,这些经营所得再通过年终分红给到农户。
家住何家岩村5组的冉文贤便承包了50亩梯田。他2019年从重庆返乡,如今主要靠种水稻为生,年收入有近10万元。“种子由乡镇统一采购,配发,有无人机帮忙管理,村里还发展了‘云稻米’的销售,不愁卖不出去。”冉文贤说。所谓“云稻米”是由何家岩村与腾讯公司共同探索的一种销售模式,来自全国各地的“农场主”可以通过在“云端”上认养一片土地,见证稻米生长,收获属于自己的花田贡米。
家住何家岩村山下的冉先生在自家家门口的榨菜地里。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除了务农,冉文贤还是村里的乡村医生。“我小时候摔断过腿,我爸把我拉到县里看病,可没钱医,于是找了农村医生,上了夹板。我们这里太穷了,所以我就立志学医。”他在村里的卫生室负责给当地居民配药,做一些基本的医疗处理。“以前路不好走,我都是上门服务,现在路好走了,很多村民也会下山来配药。”冉文贤说。
花田乡不仅是贡米之乡,也是苗绣之乡。
苗绣非遗工坊坐落在何家岩村上寨12、13组村口,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解决了一些当地村民的工作问题。20岁的何佳意是年纪最小的绣娘,由于父亲身体原因,何佳意选择留在村中,苗绣工坊让她能在工作的同时照顾家人。她心细手巧,“一个月大约能有2000元的收入,多劳多得。”何佳意说。除了她之外,工坊里的绣娘几乎全是村里的老人,88岁的喻素娥是其中最年长的。孙子当兵后,她便在村子里做苗绣。“一个人待在家里寂寞,现在的日子很愉快,一天还有几十块的收入。”她说。
20岁的何佳意是何家岩村苗绣工坊最年轻的绣娘,由于父亲身体欠佳,她选择了留在村里。苗绣的工作让她能在照顾家人的同时获得收入。一个月大约有2000元。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大力发展旅游,何家岩村打造了乡村咖啡馆,这是城里游客最爱去的地方,如今已经是村子的网红打卡地。在咖啡馆的操作台上立着一张“竣工纪念”书,上面写着所有为此付出过努力的人的名字。
近年来,何家岩村建成以苗族、土家族文化传承、文创产品设计研发、宣传展示及销售为一体的苗绣非遗工坊,让更多游客了解花田文化根脉和背后故事的同时,吸引更多消费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