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挑背磨建家园,一渠清水天地间。苦尽甘来柳成荫,飞龙在天燕归来。”东升村村歌《旭日东升》中有一句这样唱道。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东升村村民用“米汤+石灰”的方式,花十年肩挑背磨修建了灌溉农田引流的水渠。如今,水渠的功能已退出历史舞台,成了村子的打卡点,但勤劳奋斗的精神,却留在了村民的血脉中。
坐落于村口的东堂如今是东升村的村史馆和村民活动广场。里面展示了东升村活化各种作物生产的东西,包括竹编、叶雕、香作等等。四川美术学院与村子合作的作品坐落在路的两边,距离东堂不远处,一座房屋墙上的画吸引着过路人的眼球。它由村里孩子所绘制,他们用稚嫩的笔触画出了自己心中家乡的模样。画面的一角还有着孩子的名字。
“有的孩子已经上了初中,他们的弟弟妹妹路过这里,会自豪地告诉别人,这幅画是他们的哥哥姐姐画的。若干年后,它将成为孩子们美好的回忆。”驻村书记杜晓睿说。
乡村振兴,东升村逐步打造了“农、旅、艺、学”四条发展之路。
油与粮是东升村两大支柱农业项目。春天,成片的油菜花地黄灿灿的,吸引着城市里的居民前来游览拍照;秋天,金黄的稻田连阡陌,骑着自行车穿梭其间,惬意盎然。
2022年9月,东升村的草莓园开始投入使用。今年2月末,村民正在除着杂草,并把一些因暖冬“早熟”的草莓摘下。据负责人介绍,园里共有18万株草莓,丰收的话会有2000多斤的产量。园子是由当地的一个劳动模范投资建造,工人几乎都是村里的村民,他们经过培训上岗,通过劳动,按天获得100元/天的工资,根据季节不同,草莓园需要十几至七八十位工人不等。这些工人多为六七十岁的东升村妇女,已经做惯了农活。来草莓园工作能增加一些收入。
2023年2月2日,陈居秀坐在自家门口。近些年,她跟着村委会学习了民宿管理的经验,将自家的闲置房改建成了民宿。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旅游是东升村的一大特色。近些年,家住村口的村民陈居秀,将自家的闲置房间改成了民宿,并响应村委会的组织,学习了民宿管理。陈阿姨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干农活,开了民宿后可以有持续的收入。“房屋、环境,许多地方都比过去好多了,生活也好多了。” 陈阿姨说。
2023年2月25日,王中会正在打理自己的手工花。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村民王中会年轻时爱织绒线。“家里小时候所有身上穿的,戴的,都是我妈织的。” 王中会儿子说。她平时忙于家务和带小孩,打理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有闲的时候,才会拿出针线,织些小玩意儿:玫瑰、郁金香、向日葵、发卡、胸针。“织一朵花要1小时,一朵10元”,王中会告诉记者。
看到这几年村子发展起来了,来自城市的体验游客经常会来村子里玩,她自己也会出去摆个摊,卖些自己的手工织物。“很多人都喜欢这些小东西。这增加了一些收入,但更重要的是,这是母亲的爱好,她可以靠这个赚钱,很开心。” 王中会儿子说。
返乡创业的喻燕,她身后是已退出历史舞台的水渠。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喻燕是从东升村走出去的大学生。2020年,她从重庆返乡,成了回乡建设的代表之一。村歌歌词里的 “飞龙在天燕归来”里的“燕”便指的是她。还有像她一样在外的游子,村民们期盼更多的“燕子”回巢,建设家乡。
喻燕说自己还是喜欢村里的生活,“城里的生活很精彩,但总觉得少了些归属感。村里不一样,走在路上,总有人和你打招呼,感觉那是属于自己的生活。”。
如今喻燕在村里负责宣传村子和帮助村民的工作,她会讲述“外面世界”的故事,并为村民出谋划策,想办法提高收入。通过她,一些村民转变了思想,他们摆摊卖菜,改造空屋,慢慢做着新尝试。
学生们在东升村体验农耕劳作
结合当地的农产业资源,东升村打造了粮油文化研学基地,针对青少年设置农耕劳作课程,通过展陈、讲演、互动等形式让孩子们认识农具,了解种植、灌溉知识,学习榨油、脱粒等技能原理。同时结合竹编技艺,设置了以民艺文化、稻田文化、粮油文化、灌溉文化4大研学课堂,寓教于乐地融入DIY项目,让孩子们通过动手来感知传统工艺文化的魅力与乐趣,逐步形成了东升村的亲子研学产业。城里的孩子体验了种植收成的乐趣,村民们也有了复耕田地的动力,增加了收入,一举两得。
如今,沿着“农、旅、艺、学”四条路,东升村发展出了不一样的新路径。
由于其离重庆主城区并不远,许多城里的机构也联合农村资源,形成互相引流。放置在东堂内的一系列竹编帽便是由艺术家王远凌策展的一个展览,展示了手工艺人黄弯刀的竹编作品。他与他在重庆山城巷的创意空间于去年发起了“走村串巷”的艺术活动,邀请设计师展开了一次海报设计大比拼。这些海报传递了东升村的新图景,“许多人对村子不了解,我们希望用艺术,将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结合在一起。”王远凌说。
2022年,以粮油产业为主导的东升村,充分延长产业链,粮油一产年产值611.5万元,依托一产发展的研学、休闲农业等产值2376.5万元,村年产值共计2988万元,占总产值4812万元的62.1%。
东升村的道路正越走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