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上海保卫战”,陈尔真团队高效建设运营7座方舱医院。 本文图片均由瑞金医院供图

穿上白大褂,就意味着一身的责任

【个人简介】

陈尔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急诊重症科医生,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和灾害医学分会委员。

在疫情防控战场上,陈尔真被誉为“尖刀连连长”“方舱拓荒队长”。2022年“大上海保卫战”,陈尔真带领团队在极短时间内,先后建设管理7座方舱医院、总计近11万张床位,有力支撑疫情防控工作。

亲爱的年轻医生们:

你们好!

又是一年医师节,我想和年轻一代医生分享一些心得体会,也许会对你们成为优秀医师起到帮助。

2022年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每逢这个节日,社会上有大大小小的纪念活动,也让医生来到聚光灯下。国家设立医师节是很有意义的事,让全社会对医疗工作者有了更多了解,给予更多认可。来自外界的关注增加了我们的职业荣誉感,但作为医生,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医者初心、从医誓言。我希望你们首先牢记——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2022年“大上海保卫战”中,在方舱医院,陈尔真向一名小患者竖起大拇指。

这16个字,也是对医疗工作者职业精神最真实的写照,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光荣使命。

如何把这份职业精神落实到自己身上,我们要经常思考,做很多功课。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扎实理论基础,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必须熟练掌握。在临床工作中要善于总结,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年轻人还要有钻研精神,社会发展如此之快,技术革新如此之快,应当不断吸取最新的知识武装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持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在我看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师,爱心、责任心、进取心,这三个“心”缺一不可。在2020年“武汉保卫战”、2022年“大上海保卫战”中,我看到身边涌现大量出色的年轻医生,不惧艰险,奋发进取,很了不起。

2022年上海抗疫战场上,陈尔真团队在方舱医院撑起党旗。

“大上海保卫战”当中,方舱医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和团队牵头建设运营过多个方舱医院。每一次,我们都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建出规模巨大、设施完备、符合防疫规范的方舱医院,难度可想而知。

从大约7500张床位的世博方舱,到15000张床位的新国博方舱,再到50000张床位的国家会展中心方舱,方舱规模不断翻倍,我们先后建设了7座方舱医院、总计近11万张床位,有力支撑了疫情防控工作。

陈尔真

这支团队被人称作“尖刀连”,其中就有不少年轻医生。年轻一代大都是独生子女,我看到他们不畏艰难,冲上一线,开始担负起这一代医者的责任。

穿上白大褂,就意味着一身的责任,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刻,随时能够勇敢地站出来。年轻医生一定要不断扎实医学基础知识,积累临床实践经验,同时不断吸取先进的、最新的医学知识和理念技术,以此持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我相信年轻一代的医生,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李佳蔚 整理)

钟鸣:做“幕后英雄”感觉挺好,即使患者醒来不知我是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及中山医院供图)

钟鸣:做“幕后英雄”感觉挺好,即使患者醒来不知我是谁

【个人简介】

钟鸣,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国家新冠肺炎危重症临床救治专家组专家、国家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

2020年,作为最早逆行驰援武汉的上海专家,钟鸣在武汉新冠重症病房“出生入死”75天。这两年多来,每当国内疫情局部暴发,钟鸣频频出现在疫情现场,辗转扬州、莆田、哈尔滨、郑州、吉林等地救治重症患者。

2022年“大上海保卫战”中,钟鸣带领一支由重症医学科、心内科、呼吸科等专家组成的团队,投入老年重症群体的一线救治。2022年8月16日,他再次前往海南支援新冠医疗救治工作。

亲爱的家人、战友、患者:

你们好。

我是钟鸣,在一年一度的医师节,我从这份职业出发,跟你们说几句心里话。

首先,我很感激我的家人。2001年,我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开启医者生涯。从我开始成长,到承担责任,家人付出非常多。我常年有出差、外派任务,是你们在背后全力支持我,承担更多家庭的责任。

新冠疫情出现这两年多来,我出差更频繁,我的工作需要封闭式管理,和家人总是聚少离多。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你在职业上、在患者身上投入更多时间,意味着不得不亏欠家人多一些。在我看来,一名医生对医学和患者的奉献,其实是一个家庭共同的付出,这些工作离不开家人无私地奉献。

当然,我知道对你们来说,感谢是多余的,无论何时何地,你们总会无条件支持我。你们总说,我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这个社会正是因为有人付出,所以有人得到帮助。

2020年1月23日,小年夜,钟鸣作为上海首位医学专家启程驰援武汉。

对我来说印象深的,莫过于“武汉保卫战”。

起初,新冠病毒充满了未知,我们在武汉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抗疫医生,何时、能否和家人重逢都是未知的。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只要有条件,回到宾馆后我都会跟你们视频通话,为了让你们看我一下,我挺好的,你们就能放心一点。那段时期我承受了很大压力,每当跟你们视频通话时,我也会感到放松。

从2020年小年夜出发,我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病房度过了75个日夜。还记得回上海前,我跟女儿说爸爸要回来了,她开心极了。2020年4月6日我返回上海,按照防疫要求,我还需要隔离14天才能回家。

大巴车载着我从虹桥机场前往隔离酒店,快到目的地时,我远远就看到妻子带着女儿已经等在酒店门口。我们不能接触,我隔着车窗和你们招呼,你们也跟我挥手,拿出手机拍我。我明白,虽然我平安地回来了,如果不来看我一眼,看我活生生地站在你们面前,你们放心不下。

说实话,那天远远地看到你们,我很开心,也很感动。

人们常常赞美医生面对病毒时的勇敢,我觉得医生通过理性地思考和分析,能克服很多源自本能的恐惧,但对家人来说这就困难多了。当一名医生在和新冠病毒“交战”时,他的家人虽然不在前线,可能更加焦虑。很多时候我在一线抗疫多久都能接受,可是当我想到家人,我就会希望自己能更快完成任务。

还有一件事让我很骄傲。我参与抗疫两年多,念初中的女儿有了更大成长。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几年,女儿看到我工作,开始明白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社会、对他人要有贡献。我知道女儿从内心也为我感到骄傲,虽然你从来不说,可我是能感觉到的。

8月16日,钟鸣出发前往海南支援新冠医疗救治工作前,中山医院为他送行。

再说说我们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所有医护人员,你们都是了不起的战士,是我的战友。

我相信你们都感觉到了,我从武汉回来后,对所有人的要求明显更严厉。“武汉保卫战”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这场仗没时间做准备,打得很艰难,我身处最前线,有很多思考。

我们作为重症医学科专业人员,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抑或其他重大灾害事件,一定要拿出最为过硬的业务能力和精神品质,做得到在无法预知的环境中,也能迅速展开有效的救治工作。也正因此,我平时对你们有更高的要求。

这两年来,我很高兴地看到你们都做到了。上半年“大上海保卫战”中,你们在各个定点医院、方舱医院,条件非常艰苦、工作强度巨大,你们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表现出过硬的专业素质,我很为你们感到自豪。

在我看来,一名优秀的医生要具备一些品质。首先要有共情的能力,只有医生能身临其境地感知病人的痛苦,才能发自内心地、更好地帮助病人解除痛苦。没有一颗悲悯的心,是做不好医生的。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其次,作为重症医学科的医生,需要非常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广博的专业知识,在临床上能果敢地作出判断。我们要知道,很多重症患者的治疗窗口稍纵即逝。

第三,重症医学科的医生还要有韧性。医学是有天花板的,并非万能,危重病人的抢救经常会遇到挫折,医生必须有不轻言放弃的韧劲和定力。很多时候,我们在百分之百的努力坚持之后,才看到了希望。

最后再说说患者。

和其他科室相比,我们重症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很微妙。在ICU病房里,我们治疗的患者大都是气管插管、打着呼吸机,处于意识不清状态。当一个重症患者治愈了,很可能根本不知道是哪位医生治疗过他。所以我常说,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是“幕后英雄”。

做“幕后英雄”的感觉挺好的,只要你们的病痛能够被减缓、身体逐渐康复起来,即使你醒来以后不知道我是谁,这一点问题也没有。

作为医生,我最大的精神动力也许就是看到病人康复,看到一个个家庭重新相聚,又开始正常地生活。我总会为此而感到由衷地满足。

钟鸣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工作照。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李佳蔚 整理)

血液科医生陈彤:学医必然有大量付出,治好患者就是回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液科主任陈彤带领医生团队,看望病床旁的患者。受访者供图

血液科医生陈彤:学医必然有大量付出,治好患者就是回报

【个人简介】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液科主任陈彤,已经在医院工作29年了。学生时代的她,受到同样是医生的奶奶的影响,大学时代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从医这条道路。

1993年从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后,陈彤进入华山医院,亲眼见证了国内第一例异基因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患者案例,坚定了将血液科作为自己的专科方向。从医道路上,陈彤深切感受到血液疾病治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她看来,选择学医必然要有大量付出,治好了患者的疾病就是回报,自己的行医路上的成功也是回报。

亲爱的父母、家人们、医学生们:

你们好!

在这个医师节来临之际,我首先特别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们,感谢这么多年来你们的支持和付出,让我在从医这条道路上,可以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

小时候,因为奶奶是医生的关系,她很早就把我带到她的诊室去,我是看着她给病人看诊长大的,对医生这个职业非常熟悉,这也奠定了我后来学医的选择。

由于运气不错,初中、高中我拿到了保送直升的名额。1987年,我从复旦附中免试直升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成为当时最后一届六年制的医学生。1993年本科毕业后,我进入华山医院工作,经过各专科的轮转,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

我还记得在1996年,华山医院完成了国内第一例异基因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那时,得了血液病犹如洪水猛兽,治疗手段有限,而这一病例的出现让我看到了血液病治疗的希望,随后我坚定地选择血液科作为我的专科方向。

这些年来,我深深感到了血液病领域治疗技术的飞跃发展,靶向药物的可及性不断加强,病人的生存期不断延长。二十年前的CD20单克隆抗体几乎是天价,上海市首个尝试这款药物的患者就在华山医院,他是一名淋巴瘤患者。当时因为缺乏经验,患者在使用这款药物后出现了过敏的情况,只能停药。但剩下的药不能浪费,我们只能把药放进冰箱,等过敏治疗好了以后再尝试使用,这名患者的家属很心疼地跟我们说:“这个药一滴就是几百块钱。”所幸最后,这名患者腹腔的包块经过这款药物治疗后,奇迹般地消失了。

电影《我不是药神》聚焦的就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里面提及的药物也是一款靶向药。当年的一些病人由于各种原因没能用上这款靶向药,有病人就离世了,但同期使用了靶向药治疗的病人现在依然存活。现在,这些靶向药都已经降价且国产化,极大地减轻了血液病患者的负担。

在这个医师节里,我也想对年轻的医学生们说:医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的学科,学医之路也是一条必须下功夫的道路。虽然成长过程中一定要有大量的付出,但我对自己的选择从来没有后悔过。

工作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享受过完整的假期,直到几年前,我还保持着“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生活状态。但我想告诉年轻的医学生们,坚定地沿着一个方向走下去,我相信一定会有回报。治好了患者的疾病就是回报,自己的行医路上的成功也是回报。

我还记得,在我攻读博士期间,我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院完成一个基础研究课题——血液干细胞的再生,主要研究人胚胎干细胞的造血、诱导分化和再生。当时我是实验室里主攻这一研究方向的第一人,实验方法的摸索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也学会了一件事,就是做任何事都需要坚持,对高新技术有所追求,就要学会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断钻研、学习,不断地突破自我。

工作近30年,回过头看,我见证了血液病的诊疗领域突飞猛进地发展,见证了自己治疗过的病人在生活、治疗、生命预期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善。过去,白血病病人希望能存活2-3年,但现在我们追求的是病人能长期无病生存,我想再过几年,甚至可能把白血病作为一种慢病进行治疗。未来,医学这份职业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追求的。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 整理)

查琼芳:医者心之所向并非高居圣坛,而是点亮万家灯火

2020年,查琼芳以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员队员的身份,进驻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病房抢救病人。(均为 受访者 供图)

查琼芳:医者心之所向并非高居圣坛,而是点亮万家灯火

【个人简介】

查琼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呼吸科医生,党的二十大代表。

2020年,查琼芳以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员的身份,进驻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病房,抢救生死一线的新冠患者。由她撰写的10万余字《查医生援鄂日记》成为了国内首部援鄂医生抗疫日记,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国际上传播。

2022年,她在上海参与抗疫,先后以仁济医院医疗队医师组副组长、组长的身份,转战多个方舱医院和定点医院,协调医护并肩作战,一同抗击新冠病毒。

亲爱的澎湃读者:

你们好。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便是第五个医师节。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从来不缺医术高超又纯粹的大医。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医生们不断精进医术,悬壶济世、护佑苍生。如今的医生们有了自己的节日,一个法律规定的、属于医生们的、全民每年给予一次关注的重要节日。

2018年8月19日是第一个“中国医师节”,我是在云南牟定度过的。那时正逢援滇时期,我们仁济医院、楚雄州人民医院、牟定县人民医院的医生一起举行了首届“中国医师节大型义诊活动”。在之后的三个医师节中,我也都是在线上或线下的义诊中度过的,这个节日似乎也成为了医生义务为病人服务的日子,有机会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就是我们最好的节日礼物。

2022年,查琼芳以仁济医院医疗队医师组组长的身份,进入新国博方舱医院工作。

交大医学院院长范先群院士在送别2022届毕业生时说过,一名医生最朴素的品质是善良。回顾自己20多年的从医经历,善良让我赢得了很多患者的青睐,成为他们心中可以托付生命的医生。我有很多的病人,自己看完了病后也会把自己的亲戚朋友带来。

我有个支气管扩张的老病人,这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初次来诊时,反复感染、反复输液让她生无可恋,照她的说法就是“把钱和时间都投了进去,但还是看不到希望”。

我耐心听完她的絮叨,治疗还是老样子,静脉用药把急性感染控制,但我跟她介绍了很多预防感染的方法,也教她如何进行痰液引流。

第一次就诊后她非常满意,感谢我教会了她很多不知道的东西,之后她就成了我门诊的“粉丝”。我叮嘱她增强体质,调理饮食、避免劳累,我教会她如何判断疾病发作前的征兆,提早预防和用药,我建议她必要时可以用点增强免疫的药物。慢慢的,她的病情逐渐好转,不用经常来医院输液了,只需要偶尔来配点药。但过段时间她便会来找我看诊、咨询几个问题。

就这样十多年过去了,她把她的哥哥也带来找我看病,再后来,她的弟媳妇也成了我的病人。有一段时间,她在门诊找不到我,因此紧张了好久,到处打听我的消息,后来知道我参加了抗疫,又为我担心,直到再一次在门诊看到我,她一面向我表达关心,一面兴奋地手舞足蹈:“我们家在电视上看到你了”。

这样的病人很多,我会尽我所能去表达善意、给予帮助,在治疗中将心比心,病人就会将真心托付、施以信任。

在这个医师节,我想说的是,无论起点与终点如何,作为医者,就需要始终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一如仁济医德中所强调的:“医者之一生,乃为他人非为自己,不思安逸,不顾名利,唯舍己救人而已。除保全人之生命,治愈人之疾病,宽解人之痛苦外无他”。

医者心之所向并非高居圣坛之上,而是去点亮凡尘俗世间的万家灯火,对于成就不需要看得过重,既然选择了当医生,便是毅然走上风雨兼程之路。即使将来成为不了专家大牛、无法绵延流芳,但一定会收获患者的真心,成为最受其喜爱与敬佩的医生,这是我认为的最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陈斯斯 整理)

从援鄂、守沪到援琼,这是使命、责任与情怀

邓玉海(左一)入驻海南三亚第四方舱医院。本文图均为 受访者 供图

从援鄂、守沪到援琼,这是使命、责任与情怀

【个人简介】

邓玉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作为湖北人的他,以上海第四批援鄂中医医疗队队员的身份返回家乡抗疫。2020年9月,邓玉海获得了“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2022年3月,他又入驻上海新冠定点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参与“大上海保卫战”。同年8月,他又主动报名奔赴海南支援抗疫。

尊敬的师长们:

在第五个医师节来临之际,我想向你们道一声节日快乐。感谢你们的教育和指导,让我走上医学这条道路,帮助我不断前进。

其实,我很少去回忆自己为什么会从医,因为总觉得还没有什么成就,谈往事未免还太早。但记忆里和医疗关系最密切的,应该是小时候比较贪玩的我,时不时就会感冒,常常会被父母领着去打点滴。

或许是见我喜欢一个人默默地或倚或躺在诊所里,医生总会和我聊天,聊的什么早就记不得了,也不记得每次都是谁先提起的话茬。但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在小诊所,总不会孤单是真的。

后来上大学填志愿,我原本只填了一个志愿选项,下定决心非此不去。班主任告诉我这样不行,我犹豫了许久,还是听从了他和父母的建议。事实证明,班主任是对的。我当时天南海北地填了一堆,并没有什么梯度差别。

高考录取的时候,没能达到我心仪学校专业的优先录取分数,班主任问我:“你填了两个医学院校,现在有个招录中医的名额,前两年可以去复旦上,你要去吗?”

我当时想想,上海是大城市,去看看也没什么不好,就这样进入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七年制班。前两年是在复旦上通识课程,我有幸跟随一些大师学习,聆听教诲,也有幸在文图、理图借阅各类书籍,那里的资源非常丰富,各种交流也很多。

校园生活结束后,我在暑假期间去辅修的针灸科和推拿科实习;无奈成绩不是太好,没能双修中药学,这是当时的遗憾。

后来,我进入了临床选择导师,导师朱生樑教授问我:“为什么要选消化?”我说:“我原本是想选妇科的,但消化系统每个人都有,现代医学的覆盖面更广,而且中医是讲整体观的,也不妨碍我去诊疗内外妇儿疾病。”

就这样,我进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这里有“名中医的摇篮”之美誉,而我有幸能跟随海派中医丁氏内科流派陈存仁的一脉传承人朱生樑教授学习。

朱生樑教授不计名利,扎根临床,服务大众的精神一直熏陶着我、激励着我。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设周末胃食管反流病专科门诊以来,无论刮风下雨,除非有特别重要的会议或事务,他始终坚持看这个周末的普通号,直到今年才移交出来。我想,这也许就是从医者的本色,从医者的情怀。

2008年,我作为第十一批上海青年志愿者赴滇服务接力队文山分队长,和队友一起在当地开展医疗教育等志愿服务。我们探访了不少人迹罕至的地方,有些人喝水都是看天气的。当你看过了许多的生活困顿、无钱治病、因病致贫的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就会觉得心里空荡荡地,而当地的住院病人却很认真地感谢我们对他们的救治。我后来去广西柳州学习中医外治法诊疗经验的时候,也有类似感受。

做志愿服务能够成为我的习惯,大概就来源于此。如果能够带动甚至组织更多的人一起做公益,我想做的其实还很多。

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我有幸成为上海第四批援鄂中医医疗队的一员。作为湖北人,在毕业多年后第一次返回家乡抗疫,其实感慨颇多。武汉当地医务工作者的艰辛、各地援鄂医疗队的付出、全国人民甚至海外同胞的支持,让我感受到团结的力量、祖国的温暖、党的魄力。

今年年初,刚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过完年出来,我就参加了“大上海保卫战”,幸而不辱使命。

今年8月,我主动报名奔赴海南支援抗疫,只能说是一种使命、责任与情怀所在,要将伟大抗疫精神的火种传递下去,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到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崛起的奋斗中。

2022年8月17日晚上八点,由复旦、同济、上中医及申康系统14家医院组成的上海医疗队正式接管了海南三亚第四方舱医院。简短的开舱仪式后,我们就开始连夜无间歇地收治病患,直至满舱。面朝大海,我们希望疫情早日驱散,“但愿世间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

最后我想说,如果说从医是机缘巧合,那么行医就是一种宿命。

我不要求我的孩子将来读医,但我希望她能学点医学知识,尤其是中医。中医是至今依然保存且活跃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博大精深,需要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去钻研。作为普通人,即便了解一些养生保健或者食疗、功法,都是非常实用的。

邓玉海(中间)与同事们一起庆祝医师节的来临。

在这个医师节,我想特别感谢我的家人。聚少离多的日子里,你们的关切是我前进的力量。

没有什么所谓的英雄,只有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凡人。古人说“人皆尧舜”,缺少的也许只是一个契机,一个可以发光发热照亮身边的机会,正如我对孩子说的:“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就能够好好地生存生活;对于困难,我们时刻准备着,雨后的彩虹才更加绚烂多姿。”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整理)

患者张世和致抗疫医生:谢谢你,救人一命

邢枫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二科(院方供图)

患者张世和致抗疫医生:谢谢你,救人一命

【个人简介】

张世和,79岁,上海市民,原上海港医院退休职工。

2022年4月,张世和因感染新冠病毒进入黄浦区方舱医院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得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二科医生邢枫的帮助。张世和说,救人一命,终身难忘。

敬爱的抗疫医生邢枫:

你好!

我叫张世和,今年79岁。2022年4月,上海处于全域静态管理阶段,我在一次社区筛查中呈核酸阳性,被收入方舱医院。收治过程中,曙光医院医生邢枫,你的一次很小的举动,前后不过半小时,救了我一命。

我想再次对你表达感谢——谢谢你,邢医生,救人一命,终身难忘。

4月6日,我的核酸检测呈阳性,当天就要被收入方舱医院。我是无症状感染者,原本没有咳嗽、流涕等症状,可当我得知感染新冠病毒后,内心开始焦虑,想不通为什么自己有了这个毛病。

救护车拉着我们前往黄浦区一个方舱医院,4月正是疫情形势严峻的阶段,医院外排着许多车辆,我们在车子上等了两个小时。在车上,我越发烦躁,且逐渐感觉头晕、恶心、腹部不适。我想上厕所,凌晨两点进入方舱医院后,我大便时发现排泄物是褐色的。

一开始我没当回事,那天我太疲惫了,到了方舱医院只想瘫倒在床位上。那晚我半夜又去了两趟厕所,还是便血,这让我变得更加紧张不安。头晕恶心加上腹痛、腹泻,我虽然身体很疲惫,却怎么睡不着,就这样撑到了天亮。

张世和(受访者供图)

4月7日清晨,我看到许多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走在过道上,我拉住一个医生想帮我看看。那位被我拦下的医生就是你,邢医生。当时我真觉得自己坚持不了了,状态不是很好。我看不清你的样子,只看到你的衣服上写着“曙光医院,邢枫”。

你听了我陈述病情,又仔细询问我身体的各种症状,跟我说要转院,让我坐在凳子上不要动,就待在原地,后面的事情都由你来负责。可能你看我很虚弱,怕我摔倒吧。我看到你在打电话,叫来另一位女医生。接着你不停地打电话,前后联系了大概半小时,然后告诉我,马上转院。

根据我的症状,方舱医院没有做检查和开展治疗的条件,你联系了定点医院,你说120急救车马上就到了,让我收拾收拾,立即转去进一步治疗。我没想到会这么快。

让我感动的是,联系好医院后你没有离开,而是和那位女医生来到我的床位,帮我拎起行李,引我往外面走。我想着行李自己能拎,但你们坚持帮我拿。来到方舱医院后我起初很无助,心情焦躁,加上身体不舒服,我跟着你们的脚步一边走,一边思绪万千,眼泪当时就流下来了。

当我上了车,你向120急救人员交待我的情况,把所有手续都帮我办好了,告诉我坐上车跟着走就行。当时我真的很激动,连谢谢两个字都忘了讲,只是在车上默默擦眼泪。

当天我到了定点医院,检查发现上消化道出血,接下来救治了四五天,病情总算稳定了。你可能不知道,在最不安的时候,我甚至已经给远在国外的孩子留了遗言。

我经常想起你的名字,邢枫医生,想到你对我的恩情。6月起上海“解封”,为了找到你,当面感谢你,我去了三次曙光医院。在医院的门诊办公室,工作人员帮我查到了你的信息。

6月下旬,你有个礼拜一下午开门诊,我在门口等所有病人都看完了,没病人了,走了进去。我说邢医生,你还认识我吗,你说不认识我。我说你去过方舱医院吧,你说去过。我说在方舱医院,就是你帮我转去定点医院急救,帮我提了行李送上救护车,救了我一命。

我双手合十,深深地向你鞠了一躬,表达感谢。你连忙扶起我,这时才想起我,问我检查结果怎么样,又对我的情况问长问短,还建议我定期去做胃镜、肠镜。最后我们彼此留了电话号码。

当面向你表达感谢,我心里觉得踏实许多。虽然那是前后不足一小时的事情,但我永远不会忘掉。

借着医师节,我再次向你表达感谢。谢谢你,邢医生。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李佳蔚 整理)

我的父亲“很差劲”,他把时间和耐心都给了病人

15岁的焦好是一位“医二代”。(本文均为受访者供图)

我的父亲“很差劲”,他把时间和耐心都给了病人

【个人简介】

焦好,15岁,即将升入高一。父亲是上海市儿童医院骨科医生焦勤,妈妈是手术室护士。

上海疫情期间,焦好即将中考,她的父母却常住医院,不是下基层测核酸,就是冒着风险,替高风险地区来的病人看病、开刀。

焦好说,她有一个看似“差劲”的父亲,因为总是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但她知道,父亲把时间、耐心和温柔都给了病人。在这个医师节,她想向父亲致敬。

以下为焦好自述:

我的父亲是一名医生,别人口中的“白衣天使”,但在我的眼里,他是一个“差劲”的父亲。

一个星期有七天,父亲就工作七天。我见到父亲的次数屈指可数,早上七点不到,他就兴冲冲地赶去了医院,晚上七八点,还没有见他回家的身影。可是据他的同事说,病人们都交口称赞焦医生:无论白天黑夜,都能在病房或在门急诊找到他忙碌的身影,为他们解决各种问题,解除各种病痛......

好不容易“逮”到父亲在家的时候,我很想请教他,这个自称是学霸的人,一些数理化的问题,但是坐到书桌前不到半小时,他就接了五个电话,有病人咨询问题的,有同事请示工作的,有朋友询问孩子健康问题的,他都一一作答。只有我的问题,他已经想不起来是什么问题了……这已经算好的,有时我刚问了一道题,他就疲惫地说:“去去去,自己去想,实在想不出来再问我!”我转头还想问一下,回答我的,只有雷鸣般的呼噜声……

上海市儿童医院骨科医生焦勤。

疫情期间,正是我中考前,别人的父母都天天陪伴着孩子嘘寒问暖,答疑解惑,还有的在朋友圈天天晒各种各样的爱心美食,可是我的父母呢,因为他们都是医务人员,干脆一起常住医院,不是下基层测核酸,就是冒着风险,替高风险地区来的病人看病、开刀。

美食?我从小长大到现在,就没有见到过他们做过一顿像样的爱心餐!每天都是以填饱肚子为任务。疫情期间倒是给了我很多的选择:方便面,十几种口味,包你顿顿不重样!

疫情期间,他们几乎都不舍得回家。父亲好几次去离家五分钟路程的中心医院会诊骨折病人,但都不知道顺路回家看我一眼。

6月中下旬时,我的同班同学摔伤了胳膊,骨折了,她四处求医,但是临近中考住院开刀,实在影响考试状态,她万般无奈之下,打电话求我帮忙,能不能不要开刀?我征求父亲的同意后,带同学来医院挂了号,父亲接到电话后,匆匆赶来急诊室,看了片子后,两三下就给同学骨折复位了,打好石膏后又细细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

同学羡慕地看着我:“你爸爸医术真高超啊!我看了好几家医院啦,都说一定要开刀!你爸爸两三下就给我复位好了,真厉害!而且他动作很轻,一点也不疼,真是又温柔又细致又耐心!”

我看着父亲的身影,第一次感觉到父亲不是那么“差劲”。他只是把所有的时间,他的细心、耐心、温柔,都给了病人……

这不就是舍小家而为大家吗?药王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在这个医师节里,我想向父亲致敬!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整理)

父母投身抗疫,即将中考的我在同学家“旅居”了三个月

上海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医生李红(右一)。受访者供图

父母投身抗疫,即将中考的我在同学家“旅居”了三个月

【个人简介】

陈欣炀,即将升入高一,父亲是一名妇产科医生,母亲是血液肿瘤科医生。儿时的陈欣炀不理解,为什么同学的父母周末都可以带他们出去玩,而她只能在家?那时,陈欣炀的儿童节愿望,就是希望父母能一起陪她玩一天。今年3月上海疫情暴发,由于父母忙于工作,马上就要面临中考的陈欣炀只能在同学家“旅居”三个月。虽然也希望有家人的支持和陪伴,但她清楚知道,父母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最应该出现在医院、在病人身边。

以下是陈欣炀的自述:

我还记得,2020年武汉疫情来袭,当时的新闻里,我见到的都是医务人员身先士卒、救死扶伤的镜头,如果说新闻里的世界还和我有着那么点距离,那么当2022年上海发生疫情后,我更真实地体会到了,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艰辛。

我的父亲是一名妇产科医生,从小我就很少有机会和他待在一起,常常是我还在睡梦中,他就出门上班去了,因为医院离家坐地铁还有一个小时的车程。而到了下班时间,医院的手术常常会不定时,他也很难准时离开医院。

我回家做完作业,打电话问他“几点能到家吃晚饭”,收到的答复常常是:“你爸爸还在手术台上,他让你们先吃,留点给他就好。”

我的母亲其实也一样。她叫李红,是上海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医生,加班加点对她来说也是常事,她回家很晚,还经常值班。我的印象中,每个周末不是爸爸要上班,就是妈妈要上班,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同学的爸爸妈妈周末都可以带他们出去游玩,而我只能在家呢?我的儿童节愿望,常常是希望爸爸妈妈能一起陪我玩一天。

陈欣炀

直到有一天,妈妈的医院组织了一次“医二代”体验活动。那一天,穿上白大褂的我,认认真真地体会了一天医生的工作。从检验科到门诊,再到手术室,最后到心肺复苏的操作体验,教我们的医生阿姨和叔叔认真、一丝不苟,看到门诊那排着长队候诊的人群,年幼的宝宝因为恐惧大声哭吵,而医生叔叔阿姨坐在房间里,耐心解答询问,仔细检查每一位宝宝,我瞬间感同身受,切实体会到爸爸妈妈工作的强度和工作压力,也明白了他们为什么无怨无悔的工作——他们是在尽自己的能力去解决每一位患者的需求。

我应该理解和支持爸爸妈妈的工作!因为,他们是我心中的日月!

今年春节后,爸爸妈妈的工作更加繁忙,除了日常的医疗工作,还需要积极配合防疫。

妈妈所在的血液肿瘤科患儿病情危重、变化快,因疫情管控需要,经常会出现突发情况,下班在家的妈妈经常捧着手机查阅他们的病史、调阅检查报告,联系值班医生紧急应对突发状况和各种协调。

随着疫情的严峻,爸爸妈妈时不时接到医院紧急通知,需要闭环工作,接到通知有时半夜,有时周末休息;而我又要面临中考,需要在家安心复习和迎接我人生的重要考试。

植树节那天,我在学校哭了,因为学校决定停课,开始网课学习了,我很担心在家里网课会影响成绩,我需要爸爸妈妈支持和陪伴!但是我清楚地知道,爸爸妈妈的工作性质和医务人员的职责使命,他们不会因为我的担忧而“妥协”,我也不希望因为自己,影响了爸爸妈妈的工作。

当时,妈妈把我“打包”给了一位同学妈妈,我接受了。妈妈一边默默地帮我整理了一个大箱子,里面装满了我复习学习资料和所有的生活用品;一边跟我诉说着爸爸妈妈的无奈和担心。

其实,我明白爸爸妈妈非常希望他们能和其他爸爸妈妈一样,在家陪我复习、陪我迎考,但是作为医生,他们更加明白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他们最应该出现在医院,在病人身边,给他们治疗,给他们希望!

自那一天起,我开始了三个月“旅居”同学家的生活,为了不让爸爸妈妈担心焦虑,不让他们上班时分心,我认真上网课,尽量保持自律和自觉,我要争取不浪费时间,中考时给他们一张满意的答卷。

如今,看到爸爸日渐花白的头发,妈妈眼角平添的几道皱纹;看到爸爸的病人送来的锦旗,妈妈收到患儿的生日祝福视频;看到爸爸一早出门前为我准备的早餐,妈妈回家为我准备好的晚餐;还有在14岁成人仪式上,我看到父母录制的祝福,这些都让我由衷地感受到,我的医生爸爸妈妈很伟大!他们为了家庭,为了我,为了社会,为了患儿,付出了很多,是我学习的榜样!

今年9月,我即将踏进高中校园,开启我人生新的篇章!我更加珍惜学习机会,更加坚定我的目标,立志要做和爸爸妈妈一样的人。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 整理)

在医生鼓励下,我成立了罕见病患者组织帮更多人

陈向军医生(左一)正在查房。本文图均为 华山医院 供图

在医生鼓励下,我成立了罕见病患者组织帮更多人

【个人简介】

慧慧,一名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这是一种免疫系统罕见病,患者的神经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

2021年5月,慧慧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确诊了这一疾病,在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陈向军教授及其团队成员俞海医生的鼓励和支持下,疾病得到了控制,同时慧慧还成立了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组织。

这一组织的成立,离不开两位医生的支持。在新冠疫情下,两位医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开启了一场场直播,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在慧慧看来,只有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才能在帮助病人的同时,也能让医生有更大的动力去为患者更好地服务。

广大的患者朋友们:

你们好!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来,我首先想感谢下为我治疗过的两位医生,他们是来自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的陈向军医生和俞海医生。此生有幸,遇到了这样的好医生,不仅让我的疾病得到了控制,也改变了我自己的人生职业方向。

2021年5月,我在华山医院确诊了患有多发性硬化症,这是一种罕见病。早在确诊前,我一直感觉身体不舒服,没有力气,脚麻,我去看了骨科、风湿科,最后来到了陈向军医生的门诊。

在看诊过程中,陈医生告诉我如何挂他的号更方便,让我感觉很暖心。我也跟陈医生讨论了我对这个疾病的看法,其实早在确诊前,我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想转行到医药领域,之前我在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工作,这样的职业改变完全是因为我突如其来的这一场疾病。

我看了很多关于多发性硬化症的科普知识,慢慢地对这个病有了深入的了解。在看诊过程中,我也向陈医生表达了对这个疾病的看法,并且提出想为同样患有这一疾病的患者做点什么。

我的运气太好了,陈医生觉得我的想法也特别好,他当时也邀请我,与他一同开展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教育工作。出院不久后,我就联系了一些病友建立了患者组织“希有引力”。

通过这一患者组织,我也很快找到了很多与疾病相关的社会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保障患者群体的利益,如医疗保险、法律支持、招聘等等,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

出院之后,我一直跟陈医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他也帮我介绍了他的团队成员俞海医生,我们成立了一个医患微信群。

俞海医生(左一)

2021年5月30日,正好是世界多发性硬化日,陈医生希望我能支持当天的一场患者教育活动,活动中我们一同向患者介绍这一疾病的知识和治疗手段等,活动很成功,患者也都很满意。

在今年的上海新冠疫情期间,为了方便异地患者咨询,陈医生、俞医生为患者群体开启了一场场在线直播,对患者的一个个提问,他们总是耐心细致地回答。这些直播活动是两位医生牺牲个人时间,真正秉承“大医精诚”的态度在服务患者。

今年的世界多发性硬化日直播直播开启后,原定1个小时的直播活动,由于患者提问太多,整整持续了2个多小时才结束。有不少患者就个人疾病进展情况提了很多问题,甚至还发来了图片咨询,对于这些问题,陈医生和俞医生都一一答复,那天他们甚至连晚饭都来不及吃,因为不想让每一个患者失望。

我很感恩,在治疗过程中,我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咨询医生,包括如何挂号、如何在线问诊、如何配药等等,陈医生、俞医生为提出的治疗方案我也都耐心听讲,并配合医生制定的康复计划。如今,我的病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医学是不断发展的一门学科,我也知道我所患的是一种罕见病,依靠目前的治疗手段,只能将病情控制住,但无法治愈。但是这种互信的模式让我不再恐惧疾病,因为我相信两位医生的专业判断和我们的有效沟通,都足以让我有个安全的生存环境。

我成立患者组织,目的是为了让其他患者能少走一些弯路,让他们知道得了这种病如何有效地诊疗,如何进行营养调理,如何做好医疗保险规划等。

俞医生有一句话让我特别感动,他说:“让患者回归平常生活,这是我们做医生的目标。”他也时常告诉我,医患之间互相配合,开展规范化的诊疗,对患者疾病进展的控制会更好,也能有更好的预后。

我非常感恩遇到这样的好医生。如今,患者组织成立一年多了,我也学到了很多疾病的科普知识,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还帮助了很多患者,我想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未来,我还会继续做好我的工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 整理)

医生妈妈,你让我们看到什么是担当和奉献

蒋思敏、叶思成和他们的妈妈。受访者 供图

医生妈妈,你让我们看到什么是担当和奉献

【个人简介】

蒋思敏、叶思成是一对龙凤胎,都在上海读高一。他们的妈妈蒋鲲是上海市儿童医院呼吸科副主任,爸爸叶国刚是上海市儿童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

医师节来临前,蒋鲲作为上海援琼医疗队队员,前往海南三亚支援当地抗疫工作,两个孩子给远在三亚的妈妈写了一封信,以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为自己的父母庆祝节日。

亲爱的妈妈:

今年8月初,海南三亚疫情告急,你作为一名普通的呼吸科医生,义无反顾地离开上海,奔向了抗疫的前线。

当我们写这篇作文时,你应该在抗疫一线忙碌着,但我明白,这种忙碌对你们医务工作者而言是幸福的,作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你就像皎洁的月光,为患者点亮了生命的希望之路。

面对病毒,不畏困难,冲锋在前,你的行动,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担当,什么叫责任。你坚守岗位,果敢弛援,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奉献,什么是牺牲。

出发的前一天,看见你在收拾行李,我们心头一紧,想起上海疫情期间许多医护人员抗疫的感人故事。最开始看新闻时,只觉得酸楚和感动,现在才是真正感同身受。

平日,你空闲时总是陪伴着我们学习,你说过,学无止境,即使年纪大了,也要坚持考博,坚持背英语,背单词。

妈妈,你是我们眼里的“最美逆行者”,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曾无数次仰望深邃的夜空,无数次用模糊的记忆拼凑你的脸,更无数次想象着你和千千万万个平凡的医护工作人员身着厚厚的防护服,拖着疲惫的脚步在方舱中来回穿梭。妈妈,你辛苦了!

还有许许多多和你一样在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在关键时刻,他们挺身而出,不仅要救治病人,还要安抚病人的心情。也许,一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全国千千万万的医疗工作者,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战胜这次疫情。

这场疫情教会了我们,要学会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同时,我们也会努力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像你一样,像抗疫一线的“逆行者”一样,成为能让你自豪的人,以生命守护生命,实现自己的价值。

妈妈,你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正是许多像你这样的人,奋战在与疫情战斗的最前线,我们的生命和健康才有了保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还有社会上不计其数,各行各业的人,他们不畏艰险、勇于担当,使我们看到战胜疫情的决心。

妈妈,希望你早日凯旋,那时我们一家可以促膝长谈,听听你在海南的抗疫故事。

医生留言板

医生留言板

近视手术越做越好,是我们当前的要求;近视手术越做越少,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我们强调近视“防”“治”结合,而且“防”比“治”更重要,我们要努力把青少年近视防控做好,让他们拥有光明的未来。

周行涛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眼科专家,2022年中国“最美医生”

医师节节日快乐,愿大家照顾好病人,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保持敬畏生命,敬畏科学,敬畏规则,我们一起度过未来美好的每一天。

刘凯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生,2020年上海援鄂医疗队员,被称为“落日余晖医生”

身为儿科医生,我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所有儿童都能健康幸福地成长。儿科医生要有同理心,不但要理解儿童,还要理解孩子父母,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依赖父母或抚养他们的人,医生如果能更好地理解这些大人,就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合适的成长环境。

朱大倩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主任,“学习门诊”负责人

医者仁心,守护好大众的健康是每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医学检验专业人员,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发挥专业所长,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愿疫情早日过去,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黄彬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检验科副主任,广东省新冠病毒检测能力建设和质量控制专家组副组长,曾带队支援上海抗击新冠疫情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医师节这个特殊节日,作为青年医生,我将继续贡献我的力量,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救死扶伤,慰藉心灵,践行医者初心使命!同时也希望各位医者同道照顾好自己,祝节日快乐!

卫越

上海瑞金医院心脏内科医生

白衣执甲,不负昭华。在医师节到来之际,愿大家乐观积极,为病人解除病痛,也照顾好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不负所托,砥砺前行,常怀敬畏之心,始终初心如一。

施昱晟

上海瑞金医院胰腺外科医生

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医师节最大的快乐,感谢所有支持和陪伴我们成长的患者和家属!

医师节,医起快乐~

钱逸维

上海瑞金医院神经内科医生

从医20多年,责任心,爱心陪伴我一起成长。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热爱自己的职业。

李鹤成

上海瑞金医院胸外科主任

身在雪域高原,不忘医者初心。今天是医师节,惟愿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大家远离病痛。医学虽不是万能,但我们会竭尽所能!祝岁月静好,喜乐安康。

王义辉

上海瑞金医院医生,上海市“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

一旦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全力以赴地投入,要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

刘锦纷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心胸外科主任医师

选择医学就是选择奉献。

赵醴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国际诊疗部副主任医师

为人服务是所有职业的终极目的,医师则是最直接的之一。

孙武权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主任医师

以一丝不苟的精神,全力以赴的态度来呵护每一位病患。

陈彤宇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

但愿世上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

许玲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一科主任医师

武汉、上海、海南……无畏的白衣战士,每一次危急时刻,总有他们勇于挺身、冲锋在前;每一次总有他们召必至,战必胜,不辱使命!在这个医师节里,向我们奉献在抗疫第一线上的同事们表示深深的敬意,他们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秦嫣

上海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

8月19日,末伏长夏夜还短。逆行而上,初心不移梦又长。医师出行,救死扶伤行路远。人生虽短,大医精诚保安康。

许良

上海市中医医院 神志病科主任医师

敬畏生命,精研医技,大爱无疆,情满人间!愿每一位医者都能感受到职业的荣誉与自豪,愿每一位患者都能在我们的帮助下健康平安!

祝大家医师节快乐!

王育璠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第四届仁心医者·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奖获得者

作为一名肿瘤科医生,我们见证了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飞速发展、新技术疗法日新月异;也看到目前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首位疾病,抗肿瘤临床诊治任重道远。因此,我们更要一起努力,携手共进,守望相助,攻艰克难,共护生命健康,履行好新时代医师的使命重任。

王红霞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服从大局、使命担当、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同舟共济、命运与共”。上海援琼医疗队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医者的能力、担当和作为。疫情面前,每一次逆行,都是一次成长和历练,致敬所有奋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祝大家医师节快乐!

林之枫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2022年上海市一医院援琼医疗队队长、2021年上海市第七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成员

在疫情和疾病面前,我们是战士。纵有千山万水,我们定当不忘初心、怀揣抱负、披荆斩棘、奋勇向前。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用我们的双手续写着生命的篇章;在此医师节之季,向同道说一句:辛苦了。

魏亮

上海市东方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最自豪的是跟发热门诊大家庭的每位成员共同奋战一线对抗新冠疫情,最遗憾的是没有太多的时间给予亲人陪伴。在这个特殊的节日,向所有的医护人员致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屈莉红

上海市东方医院感染科主任

医生,每一声问候都饱含着关切,每一抹刀痕都充满着严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片赤心,一路同行。

纪昉

上海市东方医院肛肠外科医生

以心为灯,愿做生命的守护人。

邵钦

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急诊创伤外科副主任医师

在这个特殊节日中,致我的病人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我职业所在,不要你的感激涕零,但愿你健康平安。

任慧娟

上海市东方医院急诊内科医生

优秀的急诊医生需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娴熟的急救技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沉着冷静,在任何病人面前都需要胆大心细,考虑病情需要全面而细致。

王美堂

上海长海医院急诊科主任

希望医患增进信任度,大家都少走弯路,让医者确实回归到医疗的本质上来。

张蕾

上海宝山区吴淞医院肾内科医生

一直如屡薄冰,也一直游刃有余。

张杰

上海长征医院肿瘤科医生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心之所向、行之所至,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作为一名医者,需要信念和情怀、勇气和执着,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用“光”和“热”守护健康。虽然医路之上也不乏艰辛和困苦,但我们应坚守初心,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车文良

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

医生这个职业需要专注敬业,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不光从疾病还要多从病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希望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能传承坚守,用行动去诠释医者仁心!

叶洁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副主任

“医者治病救人也”,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意味着付出和辛劳,虽然有时会累到“不能自医”,但在看到患者出院时的微笑,听到患者康复后的感谢时,还是会时时感到欣慰,也“治愈”了医生的身心。同时“上医治未病也”,重视疾病预防和做好健康科普更有重要意义。当下看好一位患者的门诊、做好一台手术固然十分重要;但今天做好一次科普,可能会使更多人受益,将来可能会减少一些潜在的患者,也将为社会减少负担。

高鹏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值此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我有幸参加了第二批上海援琼医疗队,有机会为海南三亚新冠阻击战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一定不辱使命,带领上海十院团队听指挥、严要求、勤工作,以实际行动诠释“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和“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沪琼同心,“医”心守“琼”,早日平安凯旋!

熊肇明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第二批援琼医疗队领队、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医院管理办公室主任

澎湃新闻

策划 李闻莺 管卓
编辑 王维佳 徐晓阳 高文 记者 陈斯斯 李佳蔚
设计 白浪 开发 蔺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