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国福路51号,一幢三层小楼里,信仰的故事正不断被讲述。这里是《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者、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的旧居,3年前,复旦大学将这里修缮一新,辟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打造“信仰之源”,此后社会各界数万人来此参观,品味真理的味道。
1915年,陈望道留学日本,先后在早稻田大学、东洋大学、中央大学就读。在学籍姓名一栏,他填写过原名陈融、陈参一。留日期间,他读了很多马克思主义读物。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后,他更名“望道”,意为追望大道,为国家谋求道路。1919年,他以“望道”为署名在《新青年》上发表《横行与标点》。留日归来后,陈望道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倡导白话文和新文学,遭到镇压。之后,他回到义乌分水塘村专心翻译《共产党宣言》。
101年前,《星期评论》正在物色《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复旦大学国文系教员邵力子推荐了29岁的青年陈望道。此时,他刚从日本留学归来。在留学期间,陈望道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并认定这才是救亡图强的真理。
1920年早春,他怀着传播真理的热情,一头扎进家乡义乌老宅旁的柴房里,花了比平时译书五倍的功夫,把《宣言》一字一句翻译成白话文。当时条件非常简陋,母亲心疼儿子夜以继日地工作,便送来粽子和红糖,陈望道却错把墨汁当红糖,还直言“够甜够甜”。“真理的味道”的故事流传至今。
1920年6月下旬,陈望道将《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稿交给了俞秀松,请陈独秀和李汉俊校阅译文。8月,第一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问世,由于印刷仓促,首版将书名“共产党宣言”错印为“共党产宣言”。宣言的封面是一幅水红色马克思半身像,目前,首版红色封面的《共产党宣言》在全国仅发现12本,上海存有5本。首印1000册销售一空,次月再版1000册,又迅速售罄。二三十年代,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重印17版之多。
一张1922年新春风靡上海的贺年卡,上面的《太平歌》就是陈望道起草的。他用77个字浓缩了宣言近20000字的核心要义,语言质朴平实又鲜活,正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实践。在向广大工人阶级表达新年祝福的同时,有力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的远大理想。
很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通过学习《共产党宣言》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36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到1920年夏天,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周恩来在1922年8月旅欧期间,在《少年》上发表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著名论文,抗战时期,身兼党政军要职的周恩来,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公文包,包内装有《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在1949年召开的全国第一届文代会上,周恩来从主席台上走下来,当着所有代表的面对陈望道说:“陈望道先生,我们都是你教育出来的!”
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内,由复旦青年师生组成的“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通过宣讲陈望道追寻真理的故事,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理想信念,播撒信仰火种。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一年间,这支队伍的人数增加一倍多,更多青年师生的加入正“聚星成火”。
我几乎是在报名截止最后一刻提交的报名表。从看到“星火”纳新通知的那天起,我无数次打开报名表,不停问自己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加入?够格吗?加入后能坚持吗?答案我却说不清。彼时开学不足一月,科研、学习、学生工作,压力重重袭来,我几乎就要选择放弃。但我清晰记得,在报名截止时间前,我脑海里的另一个声音却越来越清晰,“三年后回首,你是否会因为放弃而后悔?”——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清楚地知道。我在10分钟之内填完了报名表的所有内容,向“星火”迈出了第一步。
刚参加培训时,我每晚睡觉前会读一两页讲解稿,念给我室友听。稿子背熟后,日常生活中我看到一些东西,比如端午节吃粽子,我就会跟她说陈望道蘸着墨汁吃粽子的故事,她听多了有时也会开玩笑,“你不要再讲这个故事了”。前段时间,我的室友成为预备党员,在入党动机中,她提到了我日常给她讲陈望道故事的影响。
经历5个多月的培训,今年4月第一次上岗。两个多月来,我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讲了6场。走到每个展品前,先前积累的小知识、小注意点好像总会自然地冒出来。而每次讲解完,我都更期待下一次讲解,因为总想在下一次,更正尚存的不足,讲得更好。
当我以新的身份问我自己最初困扰我的三个问题的时候,我不再语焉不详,“初心”和“信仰”这些过去看来抽象的字眼,成为了我每次困顿中可以触摸到的明灯。我也问过很多不同专业和年级的队员,“你为什么选择加入星火队,会不会觉得很累?”他们的回答都让我感动,有人说:“生活和学习有时候很苦,所以感觉还是需要信仰啊!”我过去觉得生活里的多重身份之间有冲突,其实,这些身份之间是相互支撑和相互成就。现在,所有和“星火”队有关的文件,都被保存在电脑桌面上“我热爱的生活”的那个文件夹里。
在复旦,老校长陈望道的印记无处不在,校园里有“望道路”,校史馆内有望老的塑像,2018年5月起,还有了《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我想让这个名字在我的脑海中鲜活起来,并让更多人知道望老的故事。
加入“星火”队后,在正式讲解前,我内心很忐忑,不停地过稿子。我站在家里,把家定位成展示馆,想象着家里的某处转角对应着展示馆的一处角落。就这样,我边走边和爸妈用眼神交流,并记下卡壳的地方,就这么把讲解词顺了几遍。第一遍时,爸妈听得津津有味,后面听多了,觉得我魔怔了。我希望能做到完全准备,我会在脑中模拟,如果我讲卡壳了,那是一个怎样尴尬的场景。
正式讲解时,真的卡壳了。当时,有位老者走过来,拍拍我的肩,告诉我:没有关系,我们是第一次来听,你是第一次来讲,这也是缘分,人总归要经历第一次。在讲解中,他冲我微笑,鼓励我,走的时候又再次鼓励。也许是因为他的鼓励,也许是我的练习终于派上用场了,当讲第二遍、第三遍时,就顺多了。
讲解时,我根据听众特征调整方式和侧重点,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果是老党员,和他们讲望老每个月要交21.78元党费的故事,他们或许会深有感触;面对小朋友,我可能引导他们去发现《共产党宣言》第一版上的印刷错误。
讲解中,有一种很幸运的时刻,那就是跟听众在眼神交流的一瞬间,能产生共识,我知道他们真的听懂了,这种交流基于讲解员长时间的培训、准备。我的一次讲解说不定就让他们对望老的故事有了深刻印象。或许日后,他们会和朋友讲起自己听过望老的故事。讲解每每结束时,总有听众给我反馈,有人说,这是自己第一次有机会完整地听望老的故事,还有人说,要回家后讲给晚辈听,给他们正面引导。这会让你觉得,你做的事情不单单是讲解,这还是一份人对人传递情感的工作,你的每一份用心都能被听众感受到。
刚入学时,我走进相辉堂观看了复旦大学校园大师剧《陈望道》,当舞台谢幕,灯光亮起,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随即发了一条朋友圈——“信仰的味道”。那时起,我多想也能成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去了解那段历史,跟其他人分享陈望道追寻真理的故事。
后来,我如愿以偿加入“星火”队,成为一颗信仰的“火种”。熟悉讲解稿后,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展示馆,实地感受那些关于真理和信仰的故事。第一次走进国福路51号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文字和实物的对照,让我产生了一种与历史的亲近感。我花了半天时间,认真观察每一件展品。
那是一个下午,阳光穿过窗户的玻璃,照射进这栋三层小楼里,暖暖地铺满了整个屋子,我从序言厅开始仔细地看:陈望道留学日本时的学籍卡、17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劳动界》杂志上的文字、代表证、聘书等等。当实物被观看者轻轻唤醒,倾诉起自己的故事,历史呈现出来,仿佛那个时代并未走远:陈望道在柴屋翻译宣言的身影就在眼前,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的让人心潮澎湃的活动就在眼前,而我置身其中,感悟到历史的厚度和精神的丰满。
最好的教材是历史,最好的学习是讲述。展示馆是一个舞台,讲述望老故事的舞台,也是传承信仰的舞台。现在,舞台交给了“星火”队的青年们,我们的宣讲已从馆内走出校园。
走进杨浦区五角场街道的社区讲解时,面前坐的都是青年,和我年龄差不多。陈望道曾用《共产党宣言》中的核心思想创作了一首77个字的《太平歌》,并把歌词印在贺年卡背面。我对这段很感兴趣,就把这77个字背诵出来给大家听。我看到,所有听众都拿出手机,去拍那77个字。我感到激动,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100年前。在100年前,也是在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一批年轻人讲着一个群众可能还不是很理解的词,叫做共产主义。100年后,我们这批年轻人讲党史故事,讲100年前那批年轻人所走的路,这是相隔百年的两代年轻人之间的对话。
最好的教材是历史,最好的学习是讲述。“星火”队的青年师生们年均讲解达700余场,他们面向更广泛的人群传播信仰的火种。在学习和讲述中,他们感悟初心,践行使命,用行动诠释新时代的“宣言”精神。
2018年9月我通过推荐免试,进入复旦马院进行硕士阶段的学习。入学后,我就加入了陈望道旧居即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成为了与旧居同频成长的讲解员。两年多来,我共进行了讲解70余次,接待的访客近2000人。他们之中有戴着红领巾行着少先队礼的小学生,也有鹤发童颜的老校友们,更多的是来自各地的党员同志们,他们怀揣着对初心的追寻之情,在“真理的味道真甜”的故事当中,接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荡涤。
最让人动容的故事发生在2018年5月27日,当时是复旦114年校庆校友返校日。那日正逢瓢泼大雨,我躲在展示馆的岗亭中,心想着这里并非热门打卡点,又加上天公不作美,或许不会有校友来了。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有一队校友相约进入旧居,领头的是一位老先生。他进入旧居抖落身上雨滴的样子,像是历尽千帆后抖落一身风尘。我打起精神,开始序厅-主厅-尾厅依次讲解。一楼尾厅结束,我带着校友们经由楼梯步入第二层时,老先生抚摸陈望道旧居的楼梯扶手对我说:“孩子,你知道嘛,这个扶手是旧居改造中没有被拆解和换新的老物件,是陈望道使用了二十余年的东西,上面有他思想的温度。”
思想的温度,仿佛给了我心灵的一击。送走他们后,我又重新把已经为上千人讲解过几十次的展馆重新走了一遍。那时候我才更加明白“望道”背后的深意。望道望道,陈望道原名并非如此,他是通过改换名字昭示自己为国家救亡图存寻找道路的伟大志向。于是我在自己的讲解词中写下“28岁的马克思,29岁的陈望道,30岁的恩格斯”共同为在黑暗中蜗行摸索的中国人带来了光亮和思想的温度。“星火”的讲解员,不仅是信仰故事的传播者,更是信仰温度的传播者。
“认识”陈望道,始于小学五年级的阅读。在姐姐的初中历史书中,新文化运动这一讲说到期刊《太白》,我上网搜了这个好听的名字,发现主编是陈望道。时间过去很久了,《太白》依旧印在我的脑海中,没想到这成了一份前缘。多年后,我考入复旦,走进陈望道旧居(即《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眼前所见竟和小时的记忆联系了起来。我自己在小楼里静静地看了一个小时。望老出生于1891年,是个“90后”。作为一个与望老相隔百年的“90后”,内心很受触动。他和许多在历史书中闪闪发光的名字,一起再现展示馆,那一刻,我感觉历史和当下融和了。
加入“星火”队至今,我大概做了180多场讲解。我也被听众问倒过,曾有一位党史专家过来参观,他对望老的了解比我们还深。他问了个问题:墙上四个版本《宣言》的对照翻译中,日文版里译为绅士和平民,望老翻译为有产和无产,哪个翻译更好,好在哪里?能不能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谈谈?我当时刚上岗没多久,对细节把握不准。讲解结束后,我去详细地查了资料,这个提问加深了我对理论的学习把握。
总书记回信中提到“学思践悟”,我觉得这四个字可以拆开理解。学就是理论的输入,要学马克思理论、学望道精神、阅读许多著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坐而论道;思就是思考,包括平时研讨、进行专题发言、邀请专家培训等;实践就是理论输出的过程。从理论输入,再进行思考升华,然后宣讲输出,在感悟之中,信仰也得到了升华。
“星火”队运行两年多来,我们的讲解拓展到了校外,我们在上海市内,甚至到北京、义乌、杭州等地,更自信自如地去向社会公众宣讲。一次次讲解,无形中也影响着我们的精神世界。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
细细摩挲着望老曾经用过的桌子,静静凝视着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就仿佛穿越时空,亲耳听到了老校长的谆谆教诲。您说您翻译《共产党宣言》用了平常译书五倍的功夫。作为讲述您的故事的后辈,我自然也不敢懈怠。先掌握关键信息把稿子背薄,再不断查阅补充材料把稿子背厚,如此由厚至薄再至厚,便也花了平常背稿数倍的功夫;但我觉得很应当,因为这讲稿里讲述的不是普通的故事,而是蕴含着共产党人精神密码的理想信念的故事。
作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首批队员,我做志愿讲解已三年。讲述理想信念的故事,本身就是最好的理想信念教育。陈列着十几本陈望道版《宣言》的展柜里,第十一版格外引人注目,那是一个伪装版本。当时的《共产党宣言》是禁书,不可公开出版,便以《苏俄政策》作为封面来伪装,足见当时环境的艰巨。如今,信仰的火种在代代传承中越烧越旺,早已燎原。2020年,党带领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体现出来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胸怀,更是向世界彰显了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使命,这是当代的《共产党宣言》!
今天,通过讲好望老追寻真理的故事,“星火”影响带动更多人在党旗下不断成长。2020年9月,作为望道班党支部书记、辅导员的我带领新生前往展示馆参观学习。我为学生们讲述老校长“真理的味道”的故事,并带领大家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鼓励同学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一位不到18岁的学生笑着说:“我想把递交入党申请书作为我的18岁生日礼物!”如今,她已光荣地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101年前,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今天,我们青年党员志愿讲解员已然郑重接过信仰的旗帜,通过讲好老校长追寻真理的故事,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
总书记的回信中有一句话,“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它写在校园道路旁的横幅上,也在我的朋友圈封面里。复旦新闻学院的院训是“好学力行”,我常把“心有所信,好学力行”作为勉励自己的信条。“心有所信”使我始终保持直面困境、解决问题的勇气,“好学力行”让我放下心中包袱积极行动。
“星火”队其实就是一个“真”字,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去年10月,学院刚开完学生党总支的会,2020级博士刘艳琴同学跟我聊起“星火”,我说你得真的想成为一颗“火种”。隔了几个小时,她用手机发了我一张图,原来她立刻从图书馆借了一本厚厚的《解读〈共产党宣言〉》,她后来顺利加入“星火”队,现在是我们的骨干队员之一。不断有新的队员加入,这本质上就是“宣言精神”的薪火相传。
“星火”队在学习上是很下功夫的。学校焦扬书记叮嘱我们:“你胸中要有一缸水,才能端出一碗水”。在队员上岗之前,都要经过1+2+3的培训体系打磨,也就是理论自学、专家领学、情景践学。我们还要大量地阅读,寒假有“望道读书计划”,读《陈望道传》等各类文献超过10万字;我们还有“行远计划”,大家重访了陈望道老校长故居、参访一大纪念馆等红色地标,我想这是一个常学常新、常思常悟、常研常得的过程。
“星火”精神不局限于队伍,也不是一次或几次传续,它的生命力和穿透力,来自一个人带动一群人,这样的故事常常上演。去年参加127上海市教委思政晚会的舞台诵读,我们的队员在后台会自发地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命题的论争,越讲人越多,后来几位老师也加入了进来;当站到台上配合视频背景和台词,“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加上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来的历史场景,体内真的会有那种血液沸腾的感觉。用B站看到的一个标题来描述我当时的感受,“这里我们看到的每一段历史,都曾是他们的一生”。先烈燃烧生命追寻的理想,我想我们有责任扛在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