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文化润人心。今年9月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显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重要的实现路径就是增强新疆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质言之,文化润疆。

这些年中,上海的文化工作者每年都会前往新疆,与同行交流,采风学习,给当地新疆群众带去文化大礼包。上海的文化工作者一直秉承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文化作为交流、交融的舞台,不断奏响援疆工作新的乐章。

新世纪以来,在文化援疆的契机下,上海文艺界与新疆文艺界展开了更频繁、更深入、更多元的艺术交流。跨越四千公里,上海的文艺轻骑兵不时奔赴新疆各地,新疆的艺术家们也常常远道而来上海,在艺术交流里书写“双城友谊”。

沪疆两地人民心连心,上海文化援疆一直在路上。

2014年8月,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邀请,上海交响乐团登台乌鲁木齐的新疆人民会堂,为边疆人民带去一台精彩纷呈的音乐会。

在音乐总监余隆带领下,上交献演了一批耳熟能详的中国作品。新疆爱乐乐团总监阿不都热合曼·阿尤甫也被邀请上台,指挥上交演奏了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他还与余隆共同指挥演奏了一曲《歌唱祖国》,将音乐会推向高潮。

2017年9月,上海交响乐团去新疆。

2017年9月,上海交响乐团去新疆。

2017年9月,上交四个声部——小提琴、中提琴、双簧管、长号的四位演奏家,再次远赴乌鲁木齐,与新疆艺术学院的师生面对面交流。

为期5天的文化援疆之行中,四位演奏家上了几堂趣味横生的公开课、工作坊,还带领一支新疆艺术学院师生组成的爵士大乐队,举办了一场爵士音乐会。

而在另一场互动音乐会上,上交和新疆艺术学院的老师们组建了一支重奏组,演出了多部室内乐经典。音乐会还上演了一首特别的曲目——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吾买尔·买买提根据十二木卡姆改编的一首变奏曲,用西洋乐器演绎十二木卡姆,观众们在新疆民乐里找到了一种新鲜感。

2019年9月,上海交响乐团去新疆。

2019年9月,上海交响乐团去新疆。

2019年,在音乐总监余隆带领上,上交演出了一批朗朗上口的中国作品,小提琴家宁峰还领衔演奏了根据新疆民间音乐素材改编创作的小提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让喀什观众倍感亲切。喝彩声响彻喀什的夜空,返场时,上交加演了《掀起你的盖头来》《我和我的祖国》,观众们自发挥舞起五星红旗,在昂扬的乐声中感受到民族的向心力。

专业院团之外,上海群文志愿者也为文化援疆献了一份力。

2020年9月、10月,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长宁文化艺术中心组织群文志愿者“铜乐工坊”,赴喀什巴楚、莎车、泽普、叶城四县,11天里举办了8场学生场、1场教师专场演出。

为了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演出团队从上海运去了音响、舞美、灯光设备,技术组每两天就要熬一个通宵,抢时间转场和搭建舞台。第一天,演出团队就遇到了沙尘暴,舟车劳顿下,部分人还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状况。

从爱国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到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再到《冰雪奇缘》等电影金曲,演出牢牢抓住了学生们的眼睛。叶城县委副书记李亚敏说,这里的学生天生喜欢唱歌跳舞,这样的演出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希望我们能与上海开展更多的文化合作交流,润泽这里的老师和青少年。”

新疆是多民族文学共同繁荣的珍贵疆土。

自2011年以来,上海作协和新疆作协展开文学“结对子”,通过举办创意写作培训班,组织文学交流活动,召开作家作品朗读会、研讨会等方式,广泛地开展两地文学交流活动。这也是东西部两地跨度最远的结对文学团体。

丰富多彩的文学交流也在出版领域共同“开花”。比如“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陆续翻译出版上海著名作家的作品集,上海作协所属《收获》《上海文学》《上海文化》《思南文学选刊》等刊物持续加大对新疆各民族作家的关注和扶持力度,自治区文联的文学杂志《西部》也重点刊发上海作家的作品和专辑。

“在我们接下来的脱贫攻坚主题创作中,也会书写上海援助新疆医疗、教育等扶贫事迹。”上海作协创联室主任薛舒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明年上海作协还要派出一批作家去新疆采风,深入生活,以亲历者、在场者和参与者的笔触,见人、见事、见情,创作出一批把握时代脉搏、振奋民族精神的优秀文学作品。

从2012年开始,一年一度的“新疆作家创意写作培训班”是上海作协和新疆作协对口支援活动项目,新疆作协每年选派十几位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来到上海,进行创作能力培训、作品研讨交流,上海作协则请到了国内知名教授、学者为他们进行授课。

2017年4月8日,《上海作家协会与新疆作家协会文学交流合作协议》在上海青浦文学营正式签署。同一天,“第六届新疆作家创意写作培训班”在上海青浦文学营开班,来自南北疆十多个地州市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等4个民族的小说家、诗人、散文家、评论家和翻译家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采风生活。

2018年8月30日至9月7日,“上海—新疆文学周”在新疆举行,“上海作家克拉玛依创作基地”正式挂牌成立,杨浦作协与克拉玛依作协形成“帮扶结对”。此后,上海作协也大力支持普陀作协与喀什作协结对,希望通过与喀什作家的交流,培养文学人才,繁荣文学创作。

上海作协今年同样组织了作家开展喀什主题采风活动,分别以上海援疆重点工程、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边疆和民族地区新发展新面貌等为主线,深入基层、牧区、边疆边防和贫困地区的诸多社区、乡镇、学校,并将谱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新疆的音乐,特别又珍贵。这片土地上的音乐是明珠的灵魂。

2019年10月14日,新疆喀什,在热合曼·阿布都老人的农家小院里,他与同样做了几十年民族乐器的依明·吾守尔老人坐在炕头交流制作乐器的技巧。 刘新(新疆分社)/中新社/视觉中国

2019年10月14日,新疆喀什,在热合曼·阿布都老人的农家小院里,他与同样做了几十年民族乐器的依明·吾守尔老人坐在炕头交流制作乐器的技巧。 刘新(新疆分社)/中新社/视觉中国

新疆加依乐器村。

新疆加依乐器村。

木卡姆是从北非到新疆,整个伊斯兰世界所共享的音乐形态。从中取出一瓢,就能幻化出民歌、乐曲、舞蹈、说唱等多种艺术。

维吾尔族木卡姆有多种地域风格,以喀什莎车一带的十二木卡姆最为典雅丰美。它既是歌曲、乐曲,也是舞蹈;是哲人箴言、先知告诫、乡村俚语、民间故事,也是诗歌与民谣。故当之无愧是维吾尔族古典文化最重要的瑰宝之一。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博湖县阿勒奇芦苇画手工坊制作的大型芦苇工艺画《十二木卡姆》。新华社发  年磊  摄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博湖县阿勒奇芦苇画手工坊制作的大型芦苇工艺画《十二木卡姆》。新华社发 年磊 摄

十二木卡姆非常有逻辑性。它通常有一个贯穿始终的音乐主题,在三大部分的每一部分都有。只不过在第一部分,它体现为散拍子;在第二部分以后,它有了节拍;到麦西莱甫,变为更活跃的节奏。

除了古典的十二木卡姆,还有伊犁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刀郎木卡姆等不同风格的木卡姆。因为方言和音乐色彩等的缘故,不同地区的木卡姆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大多数学者认为“刀郎”这个词汇是生活在从叶尔羌河和塔里木河两岸直到罗布泊地区的一部分维吾尔族人的自称。他们生活的地区就被称作“刀郎地区”。刀郎木卡姆主要流布于喀什地区的莎车县、麦盖提县、巴楚县,阿克苏地区的阿瓦提县。

新中国成立后,在整理十二木卡姆的过程中,能把木卡姆从头到尾演唱下来的木卡姆大师吐尔地阿洪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0年和1955年,他两次应邀至乌鲁木齐为《十二木卡姆》搜集整理小组演唱木卡姆乐曲,由研究人员对他所掌握的木卡姆音乐进行系统的录音、记谱和整理工作。

虽然吐尔地阿洪演唱的琼乃额曼非常完整,达斯坦和麦西莱甫部分却有欠缺。这部分是由伊犁的艺人来补充的。因此,现在听到的琼乃额曼比较有南疆民歌的风味,达斯坦和麦西莱甫则有伊犁民歌的味道。维吾尔木卡姆得以流传下来,是南疆和北疆所有艺人们共同努力的成果。

1960年,根据吐尔地阿洪的演唱,以五线谱记录的《十二木卡姆》(上、下册)由音乐出版社和民族出版社联合出版,包括古典叙诵歌曲、民间叙事组歌、舞曲、即兴乐曲等340余首歌曲/乐曲。世代口耳相传的十二木卡姆,终于有了书面存档。

2005年11月,“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木卡姆经历了从民间艺术到以艺术团形态存在的大乐队形式,如今不仅活跃在新疆各地,也已走出新疆,在全国各地及国际上继续传播。

新疆喀什,热合曼·阿布都老人制作的部分民族乐器。

新疆喀什,热合曼·阿布都老人制作的部分民族乐器。

“用戏剧点燃孩子的想象力,播撒艺术的种子”。这是宋庆龄在创办全国第一家儿童剧团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时的期望。

作为中福会“雪莲计划”的一部分,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用“移动剧院”的演出,把更多富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点燃孩子想象力的剧目带给新疆的孩子们,也实现了“文化援疆,两地互动”的初衷。

援疆巡演始于2018年,从8月31日至9月11日中福会儿艺剧院远赴新疆喀什地区,在巴楚、叶城、泽普、莎车等四个县进行巡回演出。

短短12天,4个县、8场演出,6600多位观众。面对一群几乎从来没有看过儿童剧的南疆孩子,无论是当地的小观众还是巡演团的团员,都感到收获良多。 在巡演的四个县城,很多小观众第一次走进剧场观看儿童剧,对舞台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变化的灯光、移动的舞美布景、优美的舞蹈、精致的服化,这些神奇的舞台元素无一不吸引着他们的目光。

2019年,中福会儿艺剧院再次踏上巡演之旅,32人的剧组带着儿童剧《孙子兵法》、《精卫填海》回到了喀什叶城、泽普、莎车、巴楚4县。从9月14日-28日,历时15天,往返12000余公里,演出了16场,观众达12568余人次。

上海至喀什地区往返一万八千公里,儿艺援疆巡演团跨越大半个中国,29人组成的团队,还包括运输卡车装载16吨道具景片和演出所需的灯光、音响等器材设备,来到新疆喀什地区。两次演出高密度,对于演职人员是一次挑战。

由于当地剧场条件有限,所有舞美人员都需要提前一天抵达剧场,搭台、调试、不断磨合,以确保演出的顺利进行。而16场演出对于演员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需要不断调整疲乏状态。巡演后期,由于水土不服、天气温差大,很多人员突发感冒、发烧等一系列情况,但最后大家依然热情饱满的站在舞台,以最饱满的热情面对小观众。

中福会儿艺希望用舞台剧为新疆的孩子们进一步打开了解中国历史的窗口,也推动南疆乃至整个新疆文化艺术欣赏水平的提升。

今年因为情况特殊,在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前方指挥部的安排下,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通过“云上剧院”的方式,在线开展了今年的巡演项目。

中福会儿艺为此把这台剧目录制完成后,将光盘寄送到了援疆指挥部,而指挥部又将这份暖暖的戏剧礼物,送到了喀什地区的各个学校播映。而和演出同时到达学校的,还有中福会儿艺赠送的150本世界经典文艺绘本。

从移动剧院到云上剧院,这些儿童剧不仅受到了当地孩子们的热烈反响,让他们看得懂,还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传播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了民族团结。

澎湃新闻

  • 文字记者:赵实
  • 摄影记者:王国庆 柳婧雯
  • 视频编辑:王国庆
  • 页面设计:白浪
  • 页面开发:季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