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

逆行者钟鸣:离开武汉四个多月,我记得所有人努力的样子

自述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钟鸣
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整理

【简介】

因其严谨,钟鸣常被亲切地称为“钟sir”。

2020年1月23日晚,小年夜,钟鸣从上海奔赴武汉,是首位驰援武汉的上海医学专家。

他进驻武汉金银潭医院ICU病房,那里是全国最早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

钟鸣在武汉金银潭医院

【口述】

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今年的医师节或许与众不同。

我们对医师这份职业的认识更清晰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疗群体的价值被凸显出来。所有医护人员,也清晰地认识到这份职业需要的奉献精神,在危难时刻敢于挺身而出、勇于担当。

小年夜,钟鸣独自从上海奔赴武汉

我离开武汉四个多月了,回看援鄂经历,现在的感受也有所不同。疫情早期充满了种种不确定和困难,在武汉最初的日子,我们每天都在和死神赛跑。但那些不确定,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清晰明朗,国内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现在留在我心中最深刻的记忆,有前线战友与战友之间患难与共的真挚友情,也有极端环境下非常纯洁的医患关系。我记得所有人都努力的样子,患者对医生百分之百信任的样子,皆是生命之托。这种情感的连接,愈久弥坚地留在了我心中,且继续闪耀。

我在中山医院的日常工作已全部恢复,每天,查房、看病人、写文章、做课题、团队建设、学术交流等等,排得满满当当。我们重症医学科平时治疗的都是重症病人,有了武汉最困难的经验,现在有责任有信心更好地救治病人。

在武汉时我想过,我们需要一套更成熟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系统,这其中包括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回到中山医院后,这件事我也开始在做。

我们已经在申请项目,研究的方向,就是如何在特殊条件下及时、正常地救治病人。这里面既有硬件建设,比如物资、设备、信息技术储备等,也包括培养一支能在特殊环境中快速开展救治工作的重症医学队伍。

国内的防疫成果来之不易,现在不能掉以轻心。平凡的日子值得我们珍惜,现在能和家人在一起,能为热爱的事业努力奋斗,我觉得很幸福。

胡必杰

新冠肺炎救治组专家胡必杰:做好一名医师,要坐得住冷板凳

自述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全国新冠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上海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 胡必杰
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整理

【简介】

从事医学临床与教育科研工作30多年,胡必杰主攻呼吸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享誉学术圈。疫情之初,日夜驻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全程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口述】

人们常说做一行爱一行,在我身上是得到印证的。

30多年医师生涯,我越来越喜欢这份职业,当然,对它的敬畏之心同样与日俱增。生命无价,医师这份职业的崇高,在于守护生命。

疫情至今,全社会给予医师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讨论,似乎比以往都更感兴趣了。但真要做好一名医师,不能有太多杂念。热爱它,脚踏实地,还要坐得住“冷板凳”。最优秀的医生,我想多是由衷把职业和事业合二为一,上班时间和业余生活,心思都会不自觉地集中在医学上。因为在这个领域,要学习、积累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2020年1月底,胡必杰已进驻上海市公卫中心新冠肺炎救治前方指挥中心

人们还说,医生有使命感。其实这个概念我年轻时不太去想,反倒日子久了,使命感自然而然地就落到了肩上。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日日夜夜驻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其他专家一起研究治疗方案、救治患者。随着本土疫情得到控制,我国进入了防疫常态化阶段,我们面对的主要是境外输入性病例,最艰难的时刻过去了。现在我不用24小时都在公卫中心工作,但每个礼拜还要定时去查房,和其他专家集中会诊,我们继续一丝不苟地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胡必杰在中山医院感染病科工作照

在中山医院,我们感染病科的日常工作现已基本恢复。昨天(8月10日),我早晨6点半到医院,处理工作文件和科室事务,查房并逐一讨论重症和疑难感染病例的诊治方案,中午间隙时间和同事研究新课题,下午专家门诊看到晚上7点多,之后修改当天推送第132期“中山感染探案”,忙到夜里10点多回到家。

借着医师节,我想对大家再多说一句,健康是最重要的。患病要及时治疗,平时也要注意预防疾病。新冠疫情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现在培养起来的卫生素养,请大家继续保持下去。还在读书的学生们,不妨多多关注医学专业,欢迎大家加入医师这个充满挑战的职业。

郑军华

首批上海援鄂医疗队领队郑军华:把援鄂精神带到日常工作

自述人: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临时党总支书记 郑军华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整理

【简介】

作为首批上海援鄂医疗队的领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带领团队在金银潭医院度过了67个日夜,他所带领的团队是奋战时间最长的上海援鄂医疗队。

郑军华带领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在金银滩医院开展救治工作。

【口述】

“穿过百家衣,戴过百家帽”是我们医疗队员们抵达武汉开展工作时的生动写照。医疗物资相对缺乏、重症病人多、对病毒的未知,一度让我们步入“至暗时刻”。不过好在,我们能在困境中慢慢思考,在焦虑中寻找希望,在迷惘中学会探索。

最终,首批上海援鄂医疗队共收治了170名患者,危重症患者123例,累计治愈出院136例,不仅做到了医护人员的零感染率,同时最大化地实现救治目标:总治愈率达到80%,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成功率达到72.35%,可以说我们是金银潭医院救治成功率最高的医疗队之一。

郑军华等在隔离病房与病人交流沟通。

67天的经历和收获让每一位队员都刻骨铭心,终身难忘,我们是“风暴眼”里的逆行者。

除了救治患者,我们也成为第一支开讲党课、第一支提供尸体解剖病例、第一支发表高水平临床研究经验的援鄂医疗队。这支医疗队坚持党员、医者、人文三份初心,弘扬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今年的8月19日不一般,是医疗队援鄂归来后的首个医师节,我们感谢社会各界对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爱护,也要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更加体现出上海援鄂医疗队的精神。

经历过一场抗疫斗争,我们医务人员要提升的还有很多,既要有科学而严谨的专业主义精神,也需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强大的内心;需要保持对医学知识锲而不舍的学习,也要博而后专,学会全面系统地看待和治疗一种疾病。这样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我们才能临危不乱,坚强而有力地与死神抗争,守护好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与健康。

周新

67岁援鄂医生周新:医生不仅要治病救人,还需要创新

自述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 周新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整理

【简介】

67岁的周新已经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工作了40多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周新担任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医疗组组长一职,前往疫情最严峻的武汉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病患。

周新和队友返回上海

【口述】

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平时我经常会面对呼吸系统传染病。此前的非典、禽流感,我也参与了救治工作,现在有了更加严密的防护用具,我就更加不怕病毒了。

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初期,床位紧张、患者病情危重,但我们都坚持“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要求,不拒绝一位患者,不放弃一位重症。治病救人时,遇到危险不退缩,遇到困难不放弃,这是医生的本分。

周新在工作中

现在,我们所有的援鄂医疗队员都已投入到正常的工作中去,而我坚持每天早上六点半到医院,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诊治情况。对医生而言,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患者而言,医生的探望是一种莫大的安慰。而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也是医者的使命担当。

医学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医生也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创新,尤其是作为三甲医院的医生,有必要去做一些开创性的工作。

周新在武汉

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在国内第一个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目前这一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中,大大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

我想,医学发展至今,仍有许多病痛折磨着患者,仍有不少难题困扰着医者。而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利用现有的医疗手段去治病救人,还应该积极创新解决临床难题,竭尽所能推进医学发展,努力消除患者病痛。

《查医生援鄂日记》书籍封面

写下67篇援鄂日记的查琼芳:一切都会重新开始

自述人:仁济医院呼吸科医生查琼芳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整理

【简介】

2020年年初,查琼芳作为上海市第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员于除夕夜启程奔赴武汉,在金银潭医院抗疫67个日夜。

抗疫期间,查琼芳写下67篇抗疫日记。2020年4月26日,《查医生援鄂日记》正式出版上架。

查琼芳医生 受访者 供图

【口述】

我跟随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除夕夜启程奔赴武汉,在金银潭医院度过了67个日夜的抗疫生活。

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时间里,看过了太多的悲欢离合,也深刻地体会了生命的脆弱和可贵,但更多的还是被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所触动。

查琼芳医生工作照

他们中有最初只想寻求解脱,后来因为医护的关心和女儿的期盼而重拾生的希望的患者;有隔离病房情人节拍下合影共同战胜病毒的夫妻;有冒着寒风骑行40公里为医疗队送菜却不愿收钱的热心菜农;有风雨夜宿在车上的志愿者司机;还有用自己零花钱买了口罩寄给医护人员的小学生;还有和爸爸妈妈一起捐出八套防护服的上外黄浦小学生等等。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重新开始。

疫情来临,有人放弃休假与团聚,奔波在社区;有人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超负荷在机场工作,有人竭尽全力、四处筹备防护物资送往一线......正是这些人的选择和坚守,让我们拥有了抵抗病毒的信心和希望。

查琼芳在“武汉加油”前面宣誓,坚定自己与疫情战斗的决心。

作为医护人员,对这份职业的热爱,让我们坚守初心,坚守着这份职业所需要的一切品质,坚守在这个岗位上。

学医很辛苦,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和死神博弈,整日席不暇暖,甚至没有空给家里打电话,但当全力以赴去抢救患者,成功之后患者笑容满面说一声“谢谢医生”,我会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隔离病房的查琼芳医生。

刘凯

“陪你看落日”医生刘凯:现在和老先生依然保持联系

自述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呼吸治疗师 刘凯
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整理

【简介】

抗疫期间,一张老人欣赏落日的照片刷屏,而图中陪着病人王先生欣赏落日的医生正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呼吸治疗师刘凯。

广为流传的陪老先生看落日照

【口述】

前不久,我们重症病房几个恢复中病人问我,你是那张照片上的那个医生吗?

我说是,他们笑起来,蛮开心的。他们在网上看到过落日余晖下王老先生和我的照片。一张照片,确实温暖了许多人的心,我们的医患关系越来越好了。

刘凯在隔离病房中

很多人关心王先生,我们医疗队回上海后,和老先生依然保持联系,他现在挺好。王先生的女儿有我的微信,不时我们会在微信上交流。王先生年纪大,新冠肺炎治愈了,身体还是需要很长一段恢复时间。有时他和家人对康复期的一些症状有疑问,我们就会给他们解答和指导。

目前,我在医院的日常工作都已恢复正常。每天早上7点半开始查房,看病人,检查病人术前、术后的情况,做相关诊断和处理,一直忙到下班。

因为是在重症监护室的心脏外科监护病房,我们平时接触的都是重症患者,一年有5000例左右心脏疾病重症患者。许多重症患者会被治愈,但也有患者因病情太重而离开,这是做医生很难过的事。我们治疗病人的身体,也关怀他们的精神和心理,营造尽可能温馨的医疗环境。

新冠肺炎疫情教会我们很多。对医生来说,更明白患者需要什么;对患者来说,也更明白医护人员真的在为他们的健康而努力。我们病房,每天医生和护士都为病人付出很多,换来的是患者的健康,以及医患关系的融洽,他们对我们都很信任。

和几个月前抗疫前线的特殊情境比,现在国内的一切好太多了,但我们身上的责任和使命还是一样的。

中山医院是华东地区ECMO最多的中心之一,刘凯在培训班上讲授重症超声在ECMO中的应用。

回上海前魏礼群收到了小蛋糕

90后麻醉医生魏礼群:这条路很漫长,做医生没有捷径

自述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麻醉科住院医师 魏礼群
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整理

【简介】

华山医院90后麻醉医生,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在武汉期间,他因为没有从死神手里夺回病患而崩溃痛哭,隔着玻璃,同事为他举着纸希望大家理解,纸上写着“对不起,他很难过,尽力了!!!”。

同事为魏礼群举着纸希望大家理解,纸上写着“对不起,他很难过,尽力了!!!”

【口述】

我是徐州人,高考结束后进入徐州医科大学开始学医。

和武汉的缘分最早开始于2015年。那年夏天,大五的我前往武汉协和医院开始了为期近一年的实习,对武汉的风土人情、街头巷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实习结束后,前往华山医院就职,成为一名麻醉医生。

魏礼群所在重症监护室清零

2020年1月中旬,身为医生的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新冠肺炎病毒带来的威胁。2月3日,我回医院开始工作,这时上海已经出现了病例,华山医院最早一批的援鄂医疗队已经在前线奋战,他们都说前线情况比较严峻。

最终,我成为了第四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在2月7号接到通知,2月8号我就出发去武汉了。

一座空城,这是我落地武汉时的第一感受。之前实习的协和医院位于武汉市中心,旁边是购物商场,出了地铁口就是医院,平日里人流如织。而这次,街道上空无一人,高楼上彩色的字写着“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种感觉不好,太安静了。

魏礼群剃了光头和第四批医疗队出发

我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ICU上班,防护服穿得太紧喘不过气,当天收了5个病人很忙,有时都感觉病人在我脸前大喘气。工作时顾不上害怕,要抢时间救人,回酒店休息回想起来后怕,就吃一些保健品提高免疫力。

记忆最深刻的是情人节,2月14号当天。我们接收的一个危重病人没能抢救成功,不幸离世了。

一名武汉当地的67岁的危重病人出现炎症风暴先兆,在对他进行气管插管的时候,病人的病情急转直下,最终病逝。为了抢救这个病人,我们团队都费了很大的力气,投入了很多,最后还是这个结果,当时情绪就崩溃了,所以我的同事在旁边写“对不起,他很难过,尽力了!!!” 这不是我驰援武汉经历的第一起死亡,但却是记忆最深刻的一次。

那天过后,我接受了几次心理疏导,也收到了同事家人的很多安慰,逐渐缓过来了。

魏礼群在武汉工作照

真正好转是3月中旬开始的,我们重症监护室的人越来越少。3月30日,重症监护室患者清零,31日团队撤回上海。在武汉一共历时58天,去时剃的光头也长出了头发。

在上海,我们也经常在重症监护室面对治病救人的紧迫感,但是面对疫情传染的威胁还是第一次。

医师节到来之际,如果要给将来选择从医的年轻人什么建议,我只能说,把医生看作一份职业,这条路很漫长,要慢慢走,做医生没有捷径,只有在临床上慢慢磨练。

家庭医生严正上门为社区老人看诊

“钥匙医生”严正:希望全社会爱护医务人员,也掌握正确健康知识

自述人:上海市静安区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 严正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巩汉语 记者 高文 整理

【简介】

2020年是家庭医生严正投身社区健康服务的第25年。

无微不至的照料关心以及中西医结合的行医手法让严正得到了一致认可。为方便他上门治疗,先后有51位老人把自家大门的钥匙交给他,居民们也都亲切地称他为“钥匙医生”。

穿着防护服的严正。受访者 供图

【口述】

大年初一,上午十点,天下着小雨,我和夫人、孩子正在等公交,准备去6公里外的父母家吃团圆饭。

比车提前到达的是一份紧急通知,要求所有在沪医护人员立即到单位报道候命。我和夫人都是医务工作者,接到通知后便匆匆回家煮了一锅面,糊弄了一顿,就立刻赶去了各自的单位。

当天,我们单位就接到任务,即日起,对所辖社区中重点地区来沪、返沪不满14天的人员进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同时需要在3天内完成静安区第一家医学观察隔离酒店的初步改造及人员接收流程,并开展驻点人员培训工作。

因为大号隔离衣不足,我只能套小一号的“大白”接待病毒接触者,那种感觉像是戴着紧箍咒一样,勒得难受,心里也害怕。

每天的转运工作从上午10点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等工作结束,脱下隔离衣的时候,内衣、袜子全都湿透,手套和护目镜都在滴水,鼻梁也被磨破了。

2月中旬以后,上海疫情相对稳定,我又开始为一些老人家上门看病,他们的健康同样不能耽搁。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每次进出,都要拉下口罩让保安或者志愿者认一下脸,被大家戏称提前进入刷脸时代。

疫情期间的出诊,让我感受到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对健康的珍惜以及对医生的尊重,也切实看到了全体医护人员身上“平凡的伟大”。

相信今年的医师节会是全社会最关注的一届医师节,我希望全社会在尊重、爱护医务人员的同时,也能够尽可能照顾好自己,掌握正确的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医务人员们也歇一口气。

发热门诊护士长黄佳莉(左四)和她的团队成员

发热门诊护士长黄佳莉:确诊患者康复后,专门来医院道谢

自述人:上海市中医医院发热门诊护士长 黄佳莉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曹伊湄 记者 高文 整理

【简介】

新冠疫情爆发至今,黄佳莉带领团队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至今已接待患者超过1600人次,进行核酸检测7000人次。无医护人员感染,无任何差错不良事件发生。

黄佳莉

【口述】

2020年是我的本命年。从1月19日开始到目前,作为发热门诊的护士长,我和团队一起,已经奋战了两百多天。

医院的发热门诊是抗击疫情的前哨,患者就诊、专家会诊、隔离治疗、核酸检测采样、解除隔离……疫情初期,我们对新冠病毒充满未知。

1月23日小年夜,经区CDC专家会诊决定,患者李某需要进行核酸检测。这是我们第一次采集核酸标本,说不紧张是假的。担心被感染,也担心“一咽二鼻三管血”时会手忙脚乱。

当时负责采样的护士单琦,是个90后“萌妹子”。她怕父母担心,直到一个月后才告诉家人自己参与了采样。

除夕夜,李某检测报告出来了,“阳性”。如何告知其他患者?检测护士的防护是否到位?那一刻,我们感觉压力巨大。

30分钟后,120救护车接上李某前往金山公共卫生中心。当天下着大雨,所有流程完成,早已过了零点。

新冠肺炎患者李某痊愈后,第一时间来感谢为他采样的护士单琦 受访者 供图

最忙的时候,我们曾经一天采样455人次。现在天气一天比一天热,防护服穿在身上也越来越难受了。交接班结束,脱下防护装配,取下N95口罩,坐在窗前,久久不愿移动,因为太累,因为窗外的空气让人神往。

疫情,让世界前进的脚步慢了下来,却让人与人的心走得更近。确诊患者李某,在康复出院后的第一天,便是来到发热门诊。他的一句“谢谢”,虽然很简单,却是让我们继续奋斗的动力。

工作13年,依然热爱这份职业,热爱身上这件白衣。

王佳丽在防护服上画漫画

儿科医院护士王佳丽:还好,确诊住院的孩子们多是轻症

自述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发热门诊护士长 王佳丽
澎湃新闻记者 张慧 整理

【简介】

疫情期间,王佳丽主要照护18岁以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后被调往公卫,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目前在发热门诊工作。

护士节当天,王佳丽隔离结束回到医院,在路上遇到分别了月余的同事

【口述】

入行15年,我大概10年在传染科,负责儿童常见传染病,还有危重症传染病的急救。

听说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时,我们还开玩笑说,“这是什么病啊,不要跑到上海来。”结果真的来了。

患者送来的感谢信

儿科医院在1月底接收了一名小朋友,出现了发热、咳嗽症状,爸爸已经被诊断为新冠肺炎。大家很紧张,病房里的防护用品,能拿的都拿出来了。之后又陆续有小朋友过来。

孩子们平均三周出院,跟家人长时间分开,会产生情绪问题,他们需要情感陪伴。

绘画“作品”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展示

最小的患儿只有7个月,是1994年的小护士值晚班时接收的。这么小的小毛头没有家人陪,只有随行的一大堆东西。我们关照过,尽量不要去抱孩子,因为那样距离太近了。但孩子太小,刚进来时还哇哇在哭,不能不抱。小护士就一个晚上抱在怀里哄着,其实她一点做妈妈的经验都没有。

手工小礼物医生护士人手一个

稍微大点的孩子会焦虑什么时候回家。因为采样不舒服,有小朋友难配合,我们就一遍遍鼓励他,告诉他两次阴性就可以回家了。但如果二次检测结果阳性,我们还得告诉他,不能回家。小朋友不高兴,那也只能哄着。还好,孩子们多是轻症。

很多孩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还处成了朋友。有个孩子出院后,寄来了亲手做的手工,每个娃娃身上都有代表我们姓名的字母缩写。

同事所穿的防护服也是王佳丽所画

看到这些孩子,会自然想到我女儿,她十岁了。我有时跟她讲,妈妈今天收治了一位特别厉害的小朋友。我去了公卫后,女儿也没说什么,她在家做了奶昔,还拍照发我。不过老人跟我说,孩子晚上会哭。

王佳丽(左一)和同事在工作

我是3月27日连夜去的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当天6点左右接到通知,7点多到医院集合。那是我第一次去公卫,第二天进病房后,我的活动轨迹就变成了两点一线。从病房到宿舍步行10分钟,沿途树木是我能看到的全部风景。加上隔离14天,在公卫待了45天。

我们曾经画了一整套防护服,想着等病例清零,病房做消杀大扫除时穿上留作纪念。结果那套衣服留到了现在,还没有机会穿。

王佳丽常在防护服上画画,不少同事入病房前要她画上几笔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我调到了发热门诊工作。我想说,不管是做医生,还是护士,都是有意义的职业,会有辛苦,会很累,但也能从职业中获得成就感,这是个可以坚持下去的行业。

患者出院后寄来的手工小礼物

袁美娟

社区医生袁美娟:打算把团队里人都带会做核酸检测采样

自述人:上海宝山区友谊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袁美娟
澎湃新闻记者 陈少颖 整理

【简介】

疫情期间,袁美娟对重点地区旅客做流调工作,后又进驻集中隔离点照顾留观人员。上海对入境人员实施“7天集中+7天居家”隔离措施后,袁美娟会上门做核酸检测采样。

袁美娟工作中 受访者供图

【口述】

我从医36年了,现在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全科医生。非典暴发的时候,我还在横沙岛当麻醉医生。

新冠肺炎疫情人传人特别快。大年初二,领导在微信群发了志愿者召集令。那时我正在吃晚饭,没多想,就报了名。想到万一接触到阳性病人,有一段时间不能回家,就和爱人简单交代了一下,“电话联系,没事的,放心好了。”

到了那里才知道,我们需要对从宝杨码头下船的重点地区旅客做好流调和隔离观察工作。

年初四那天我大舅去世了,院长听到我接电话,一定让我回去,由团队里的同事继续值班。

后来我进驻到集中隔离点,照顾被观察人员平稳度过这段时间。

除了一天两次常规测温,还要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尤其一些老年人有慢性病,出门时未必带了足够的药在身上。有“房客”不舒服,需要联系上级医院转诊,最怕有人发热。我们一个班是24小时,这样对“房客”一整天的情况比较了解。

7月27日起,上海对入境人员实施“7天集中+7天居家”隔离措施。之前在隔离点都由中心医院统一做核酸检测采样,现在7天居家期间需要社区医生上门采样,属地化管理。

我们会两个医护结伴上门,提前准备好所有物品,彼此搭把手,去一户人家采样大概45分钟左右。

现在,我14天里要在集中隔离点上2个48小时的班,也要兼顾日常门诊和发热哨点,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一般14天内就不坐诊了。

接下来,我打算把团队里的医护人员都带会如何做核酸检测采样,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当时学医其实不是因为远大理想。我是农村户口,能考上学校就很不容易了。横沙岛当时缺医少药的,都是上海的医生、护士过去支援。那时有定向培养,我就报名考了,当然后来也很喜欢这行。

做医生很辛苦但是很幸福。救活了一位病人,内心是很欣慰的。为病人做了事情,其实有时我都忘记了,但他们还会记得我,有病人说,“哎呀,你就是我剖腹产时的麻醉医生。”做了社区医生就更幸福了,附近去到哪里都有人认识我、和我打招呼,很开心的。

袁美娟工作中 受访者供图

我马上就要退休,站好最后一班岗。如果有需要,还会继续做下去。想和年轻人说,面对疫情不要惧怕风险,做好防护,对病毒有正确认识后,勇敢地去做好防疫工作。年轻人对职业要有规划,不能做一天是一天,要有上进心,每天好好学习。

澎湃新闻

编辑:郑浩 高文 李佳蔚 设计:郁斐 何蕊 开发:蔺涛